第405章 太子有請(1 / 2)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來上朝的這些朝臣們中,竟然有近半數的人都向國庫借過銀子,而歸還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康熙的臉色有些不大好看,朝臣們也都心生惶恐,不知道他突然發問是為了什麼。隻有四爺和八爺一臉淡定,知道這事引起了康熙的重視。

下朝後,康熙果然留下了四爺和八爺。

太子臨走的時候看了兩人一眼,顯然是心裏有了想法。

“所有借款你都清算過了?”康熙問道。

“是,皇阿瑪,兒臣和八弟一起清算的。總數已經寫在奏折裏了。”四爺回道。

“朕同意借出國庫的銀子不過幾年時間,沒想到竟借出了如此之多,且多數都未歸還!”康熙沉著臉道。

四爺不好開口。他進戶部也不過兩三年的事,之前並未插手到這件事上來。至於八爺,進戶部的時間就更短。更不好說之前戶部官員利用手中職權,隨意給一些人開方便之門的事了。

其實也挺好理解的。這些官員也不敢隨意得罪人。來得不是皇親國戚,就是朝中重臣,借給這個,不借那個,不被人戳脊梁骨才怪!而康熙又一直沒派人來審查過這件事。時間長了,大家也就都隨意起來,連欠債還錢這種應當的義務也變得可有可無。反正花的是國庫的錢,又不是自己的錢,反正大家都欠著,又不是自己一個人,便沒什麼好怕的了。

“按照你們奏折上所說的法子來擬章程未嚐不可,隻是之前借出去的銀子,誰去討?”康熙問道。

這可是個得罪人的活。不僅如此,就是新章程也是得罪人的事。康熙如果支持四爺和八爺的這個新章程,那無疑就在變相承認自己錯了。但皇帝是不會錯的,所以,隻能找人背鍋。

四爺毫不疑遲的上前一步,道:“皇阿瑪,這事既然是兒臣提出來的,自然是兒臣去辦。”

八爺也站出來道:“兒臣願同四哥一起。”

其實這鍋也隻能這兩人背。事情是他們提出來的,自然也得由他們倆解決。

“依朕看,這事還是年後再進行吧。”康熙道。

“皇阿瑪,萬萬不可!”四爺道。

“為何?”康熙皺眉。

“此時開始清查,才會避免新一輪的借債。”四爺道:“兒臣翻看了曆年來的借條,臨近年關,借條越多。所以兒臣才想著趕快著手。”

康熙沉默了下來,四爺和八爺也都沒有再說話,而是等著他下決斷。

過了一會,康熙才道:“年前先把章程推出來吧。至於前麵的債務,年後再追討。”

四爺神色一滯,還待再說什麼,卻被八爺拉了拉衣袖。

“是,兒臣遵旨。”兩人一同應道。

出了乾清宮,四爺便道:“八弟為何剛剛不讓我說?”

“四哥,皇阿瑪顯然是希望平穩的過個年。不想在年關邊上,還鬧出事來。”八爺道:“討債這事肯定阻力重重。不僅會有人想著法子拖時間,對於利息肯定也是不願支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