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看去,小到城東的王太婆和張太婆吵架,結果動起手來,張太婆扯掉了王太婆的一縷頭發,大到盜竊案、人口走失案、甚至命案,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
所有的案件按時間順序分門別類,當事人的姓名、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發生時間、受理時間、結案時間,一應證據,判詞等等,都有詳細的記錄。到是比刑部的卷宗做的還仔細。
這讓八爺有小小的驚訝。畢竟毛明軒不過和他同歲,又是個科舉出來的,可以說在這些事上沒有任何的曆練。可看他這一樁樁,一件件案件處理的經過,卻有條有理,有憑有據,可以說沒有疏漏。
四爺翻的則是一本記錄當地人口、田地及耕種情況等的冊子。他在上一世就關注於農耕,甚至自己在王府裏還開辟了一小塊菜地,自己親自耕種。所以在這方麵,他比其他皇子都要了解的更多。
“毛大人讀過農書?”四爺看了會,忍不住開口問道。
“下官從上任以來就一直在看。《齊民要術》已經讀完了,現在看的是《農政全書》。”毛明軒回道。
“那毛大人可去過田間?”四爺又問。
“有。下官還曾在老農的指導下下過田。”毛明軒道:“親身體驗過,方知農民不易。”
四爺微微點頭,到是沒繼續問,但這對話卻是大家都聽到了。
“毛大人,你去年的收成和稅賦可不大好。”有隨康熙的官員開口道。
“因雪災,上半年的春耕受了影響。夏季雖然搶了一季,但收成卻減了近六成。百姓們溫飽都才剛夠,這稅賦自然也就不可能多收。下官想的是,災年過後,總要讓百姓能填飽肚子,才能談下一步。”毛明軒不卑不亢的回道。
那官員神色略微尷尬,又低頭看手裏的冊子來,也沒再問。
“大家可都看完了?”康熙突然開口道。
眾人抬起頭來,表示都翻閱了一下。
“都來說說,看了有何要說的?”康熙道。
“兒臣看的是關於農事方麵的。這冊子不算全麵,但記錄的數據都很必要,稍加改進,每年這麼記錄下去,對整個淄博縣曆年的耕種情況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也能更好的儲糧,並預估每年的賦稅。”四爺率先開口。
雖有不足,但總的來說還是肯定的,這就是表揚了。
太子則是第二個開口,道:“兒臣看的是商賈的稅收這一塊。不知道往年的數據如何,隻是按照剛剛咱們進城後街道兩邊的熱鬧程度來看,這稅收的數據是不是有點不對?”
康熙也不說話,就看向了毛明軒,這就是讓他解釋的意思。毛明軒忙道:“皇上曾經有旨,淄博縣應受雪災,減免兩年的稅賦。這其中不僅僅隻農民上繳的糧食,也有商賈們上繳的稅銀,因而數據有些出入。如果太子爺有空,下官可以親自算給您看。”
太子笑了一下,道:“毛大人親自算就沒必要了。孤隻是心中疑惑,問上一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