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誰去宣的旨(2 / 2)

“這件事必須抓緊,不可蔓延,尤其不能傳播到京城來!”康熙道。

“兒臣遵旨。”四爺忙道。

“老三和老五走了幾天了?可有消息回來?”康熙又問。

“走了有五天了,昨日才收到傳回來的第一次消息。說是沿途都遇到了很多流民,都說河南大旱,地裏的莊稼都旱死了。糧食不夠吃,隻能逃出來。”這次回話的是五爺。

“當地官府可有開倉賑災?”康熙問道。

“流民說當地官府沒有接到朝廷旨意,不敢開糧倉!”五爺道。

“河南那邊至今沒有受災的奏折送來?”康熙又問。

四爺搖頭,“至今沒有。”

“好好好,又給朕來這套欺上瞞下!看來都嫌頭頂的烏紗帽太好戴了!”康熙臉都青了。

乾清宮裏一片寂靜,所有的人都大氣不敢出。

“皇阿瑪,兒臣想起一件事。”八爺此時站了出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何事?”康熙忍著氣道。

“皇阿瑪可還記得去年河南巡撫曾上奏,說遇到了大豐收。去年的糧食收成比之前三年的總和還要多!皇阿瑪當時很是高興,說他治理有方。把這個年年都向朝廷要糧的困難戶給治理的能向朝廷交糧了。”八爺道。

他這麼一說,在場的人都想起來了。

那是去年秋收的時候,各地都向朝廷報送糧食的收成。雖說去年算是風調雨順,但因前年大部分地區都受了災,所以上報的糧食數都大幅度減少。隻有湖廣兩地、東北和河南幾處糧食上報的數量是增加了。

但上報朝廷收成越多,意味著向朝廷上繳的就越多!做過地方官的都知道,每年收成上報的時候,大家都會多多少少的瞞報。這樣就能預留更多的糧食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也算是個公開的秘密了!畢竟大災來臨的時候,要是糧食儲備不夠,等著京城調撥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

八爺此時特意把這件事拿出來說肯定是有寓意的。但在場的都是人精,很快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那就是河南巡撫去年上報的糧食數量有假!為了凸顯自己的業績,很可能把之前糧倉的屯糧也都算在了去年的收成中。這樣一來,收成是增加了,但上繳的糧食也增加了!應付了朝廷後,恐怕當地的糧倉就空了。

那巡撫估計是打算用這兩年的收成再來慢慢填補,哪知卻遇到了大旱,顆粒無收。所以他們不敢上報朝廷請求賑災,因為他們沒有糧食來賑災!

如果真如猜測這樣,康熙去年的嘉獎令可就成了打臉令!

“兒臣隻是猜測會不會有這種可能,一切還得等三哥和七哥去當地查看了情況後才知道。”八爺再次開口道。

康熙沉默了片刻,目光掃過在場的所有朝臣,冷聲開口道:“去年是誰去河南宣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