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和七爺從出京城開始,沿路就能看到逃荒的流民。兩人越發快馬加鞭。等大阿哥從承德回京,又從京城趕著和他們接應上時,三爺和七爺已經到河南境內三日了。
“三弟、七弟,情況如何?”大阿哥是奉旨而來,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我與七弟沿路都在查看情況,也問了一些流民的情況。旱災是從大概六月就開始了。那會災情不嚴重,雖然一直沒下雨,但溪水、河流的水都還沒有幹。百姓們跑得遠一點還能挑到水,便也一直堅持著。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土地還是一點點的都幹得裂了口子,莊稼也成片成片的死了。等存糧都吃完的時候,百姓們就要官員們開倉放糧賑災。可官員們以沒有得到朝廷回複為由,堅持不肯開倉放糧。於是大家隻能往外逃難。”三爺道。
“可朝中並未收到這邊出現災情的奏折。”大阿哥皺眉道。
“所以說明了一點,是這裏的官員在向百姓撒謊。欺上瞞下。”七爺沉著臉道。
“大哥,你從京裏來可帶了皇阿瑪的旨意。我們在這邊的調查可有哪些權力和限製?”三爺問道。
“我來就是帶著旨意來的。皇阿瑪說,一旦咱們能查到確實的證據,可以就地對當地官員進行免職、關押!”大阿哥道。
“那就是欽差的權限了?”三爺問了一句。
大阿哥點點頭。
“那就好!有了皇阿瑪的旨意就好辦事。如今大哥也來了,我和七弟心裏就更踏實了。”三爺道。
被康熙冷了好些年,這次難得有機會出來辦差,臨出門前他可是被三福晉叮囑了很久的。所以這會說話都比之前顯得明事理多了。
“咱們三人分成兩組吧。明麵上就有我來出麵,拿著皇阿瑪的旨意說事。你們倆還是從暗中來,微服出巡。一明一暗的兩邊調查,我就不信查不出名堂來。”大阿哥道。
“大哥這個法子好。我與七弟在路上也這麼商議來著。現在大哥有皇阿瑪的旨意就更加名正言順了。”三爺道。
這麼說定後,三人就兵分兩路了。
開封是河南巡撫府衙所在地。大阿哥直接就殺到了府衙去。而三爺和七爺則打扮成了過路的客商,在街上一處略有些陳舊的小客棧住下了。
對大阿哥的到來,河南巡撫很是震驚!以他的消息,康熙這個時候應該還在承德。且帶著大阿哥、太子等人一起。京裏雖然留下了好幾個皇子,但真正能拿主意辦事的就是四爺。
“大千歲遠道而來真是稀客!”河南巡撫在短暫的心驚後,很快就麵露笑容的招待起大阿哥來。
大千歲這個名號還是這兩年開始流行叫起來的。概因大阿哥占了一個長,且又軍功赫赫,隱隱與太子有抗衡之勢。
“爺是封皇阿瑪的旨意來的。”大阿哥開門見山,一點都沒有繞彎子。
一聽說是康熙的旨意,那河南巡撫眼裏就閃過一絲慌亂。但能做一方大員,心理素質顯然不會差到當即就露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