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在康熙提起河北河工事宜的時候,太子果然第一時間站出來推薦了八爺。
他之所以會有這個提議,其實也是有考慮的。
作為從小被康熙親自養大的孩子來說,太子對康熙心裏的揣摩並不差。
在如今的皇子中,他和大阿哥暗中已經是勢如水火。康熙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他對兩個兒子的感情都是很深的。一個是他第一個活下來的孩子,一個是從小親自養大的孩子。他內心裏是希望兩人能和睦共處的。即便兩人從來都在爭鬥,他還是希望能維持一種平衡。
所以這是為何上次去福建水師沒有派大阿哥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軍功已經足夠多。以他郡王的身份,要是繼續在軍中有更高的威望,那對太子就是個威脅了。
同理,對這次河工的差事,康熙也不會考慮太子。
其實最合適的人選是四爺!不僅因為他辦事沉穩,更因為他有這方麵的經驗。但四爺剛從福建回來,立了戰功,封了郡王,實在不合適再派給他一個大差事。
五爺和七爺在這種時候都是入不了康熙的眼的。而三爺雖然有心辦差,怎奈他已經被康熙冷落好幾年,根本就不給他機會。再往下,就是八爺、九爺和十爺了。
十爺也是剛從戰場回,而且身上的傷才剛好,顯然是不可能派出去的。
至於九爺,入朝以來就沒辦過一個像樣的正經差事。把河工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他,別說康熙了,就是朝臣們也不會同意。
所以這樣一樣,八爺真是不二的人選了!
當然,太子其實也可以從自己手下的人中挑選。但他卻還是決定把八爺推到前麵去。
果然,他一推薦,就有不少朝臣附和。
太子站在康熙身邊看著下麵一個個站出來的朝臣,眼裏閃過莫名的光。
八爺未吭聲,隻是不動聲色的用眼角的餘光看了一眼站在他身邊的四爺。
過了一會,在朝臣們說完後,康熙準備開口前,四爺站了出來。
“皇阿瑪,兒臣到覺得八弟一人難以勝任此項差事。”
“哦?”康熙頓了一下,淡淡道:“你說說理由!”
“此事事關重大,八弟雖然辦事周到,但畢竟是第一次接觸這個事。兒臣覺得最好還是再派人一起辦理的好。”四爺不急不緩地道。
他甚少在朝堂上與太子提出不同的意見。聯想到他封了郡王,不少朝臣的眼神也變了變。
太子也同樣意外。他本以為八爺有可能會借機說些什麼。卻不想站出來的是四爺!
“當然,兒臣隻是建議,並不是否定八弟的能力。河工一事複雜且重要,還請皇阿瑪慎重考慮。”四爺又說了一句。
他這樣倒是讓大家覺得是真的就事論事,並不是為了反對太子,或是對八爺有意見。
往往朝堂上簡單的一句話都會讓人聯想翩翩。四爺是深諳此道。當然知道如何幫了八爺又撇開自己。
康熙沉思片刻,點頭道:“你說的有理。倒是和朕的想法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