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章:打起來了,都打起來了!(2 / 2)

而打鬥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單挑、群毆、男男互毆和男女混戰應有盡有。

隻要有機會,他們總是想要找人打上一架。

阿曆克賽也不例外。

生長在莫斯科人汽車廠的阿曆克賽,也有一群宿敵,那就是汽車廠隔壁,另外一家廠子——阿裏耶夫兵工廠的子弟們。

早年蘇聯時代,整個俄羅斯遍布著各種大院,在各種大院裏長大的孩子,形成了天然的同盟。

他們可以因為女孩、零食、看你不順眼、瞅你咋地等各種各樣的原因,找別人去打架。

從阿曆克賽的父親那一代開始,莫斯科人汽車廠和阿裏耶夫兵工廠,就已經是宿敵。

最初的原因,早就已經沒有人記得了,但是阿曆克賽才7歲的時候,就已經揮舞著拳頭,跟著自己的父親上了群架的戰場。

二十年過去了,蘇聯早就已經化成了一堆枯骨,但是當年的仇恨,卻還是沒有消弭。

幾乎每年,兩個廠子的子弟都要打一架。

當然了,俄羅斯人內部的打架,其實有著約定俗成的規則,打破規則的人,會“社死”。

譬如人數必須完全一致,必須徒手,頂多戴上綜合格鬥手套保護自己。攜帶武器、在手套裏藏上金屬之類的東西,更是嚴格不允許的。

此外不允許插眼、踢襠,不允許追打倒地的人等,也是約定俗成的。

既然有了這種規則,那麼打架之後的任何後果,自然也是自負,通常不會報警,也禁止尋仇。

當然了,如果是對外國人,俄羅斯人就沒那麼守規矩了,別說藏金屬塊了,連槍都會帶上。

蘇聯時代,兩個廠子的群架,規模達到數百人。

而這些年,隨著兩個廠子的不斷凋零,每年上場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今年,更是隻能湊出來五個人了。

到了約定好的時間,阿曆克賽就看到對麵,走來了十來個人。

有老年人、中年人,還有五個年輕人。

這些人都是阿裏耶夫兵工廠的子弟。

雙方互相看了一眼,突然都感覺有點蕭瑟。

曾經那麼大的企業,到現在,竟然都隻有這麼點人了。

阿曆克賽看著對方的五個人,然後默默開始脫衣服。

雙方把厚厚的外套脫光,阿曆克賽這邊就光了上身,而對麵,則是穿著白色的背心。

冷空氣吹來,阿曆克賽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不過他也不忘記說一些場麵話,大多是什麼你爺爺打了我爺爺一巴掌,你爸爸才我家門口撒過尿這類的。

說了幾句場麵話,阿曆克賽有點受不了了。

這天,脫光光了上身,冷啊!

“阿裏耶夫的混賬們,今天老子就打死你們!”說完場麵話,阿曆克賽就打算上了。

“是我打死你們,你們這些支持穀小白的賣國賊!”阿裏耶夫兵工廠的為首一人怒吼。

“媽蛋,你才是賣國賊!老子打死你!”這句話,可算是成功把阿曆克賽的怒火挑起來了,他舉起右手,高喊一聲:“吃我一劍,華夏第一劍”(俄文原文意為“力量和榮譽”)

然後就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