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達卡》是一部格外優秀的電影,其精神內核,不但符合全世界人民樸素的價值觀,也符合我們俄羅斯人的價值觀,歌頌了我們人類最本質最真誠的美好,馮一東先生在《巴達卡》電影中的演繹,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穀小白先生的優秀配樂,更是震撼心靈的力量。我們不應該把俄羅斯電影界的悲劇,強加別人的身上,由不應該承受的人來承受惡果。接下來,俄羅斯政府將會將《巴達卡》加入“普希金卡”的範圍,並繼續追加‘普希金卡’的發放範圍……”
“接下來,俄羅斯官方也會進一步加強對本土電影事業的支持,國家將會對超過650個本土電影相關的部門,提供約20億盧布的資金,以增強本國電影的競爭力……”
這個記者招待會,可以說是官方為《巴達卡》定性了,讓《巴達卡》享受本土電影的同等待遇。
所謂“普希金卡”,是俄政府一項支持本土文化產業消費的政策,給14至22歲的青少年免費發放“普希金卡”,每張卡內有3000盧布,用於購買劇院、博物館等文化機構的門票。
而現在,這筆錢也可以用來觀看《巴達卡》了,這意味著,俄羅斯政府在為《巴達卡》在俄羅斯的票房買單。
而宣布支持俄羅斯本土電影事業,撥款20億盧布等,也是應有之意,卻被俄羅斯的網民們吐槽。
“那650個機構,到底都是什麼機構?”
“原來俄羅斯有650個和電影相關的機構啊,那為啥《小海盜之死》電影的導演都跳樓了,他們都沒出現?”
“真正該被打的人到底是誰?這20億盧布給這些廢物有什麼用?還不如把這筆錢用來引進優秀的國外電影,這一代的俄羅斯電影人已經廢了,這筆錢用來增長年輕人的見識,說不定還能對下一代有點用處……”
輿論的翻轉,就是這麼快。
沉默的螺旋一旦被打破,很快就是另外一個反方向的螺旋。
之前,網友們反對《巴達卡》的聲浪有多大,當初被反對聲浪壓製的人,終於找到了宣泄的機會,支持的聲音就有多高調。
在記者招待會的最後,俄羅斯的官員慷慨地詢問馮一東,還有什麼其他的要求嗎。
“其實我真的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馮一東的臉上、身上還纏著繃帶,一條胳膊還固定在胸前,臉上的淤青還沒有下去,麵色也非常的蒼白,但他的聲音卻非常堅定。
“我和《小海盜之死》的那名導演,有著一麵之緣,我看過這部電影,覺得非常好,雖然和《巴達卡》的處理方式不同,卻依然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所以我們想要把這部電影的海外發行權買下,讓它能夠和更多的觀眾見麵。特別是能夠和東南亞那些飽受海盜之苦的民眾們見麵。”
“優秀的電影不能得見天日,不隻是俄羅斯的困境,也是我們痛心的一件事。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其實都在默默努力,為電影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其實巴爾達索夫·達尼拉先生跳樓的當天我就在這裏,當時我已經和我的同伴,《巴達卡》的製片人王達文先生達成了共識,打算買下《小海盜之死》的發行權,如果他能夠再等我們五分鍾,結局就完全不同。”
馮一東的話,讓現場的記者們和網絡上的網友們,都沉默不已。
‘攻略俄羅斯’任務
“我們欠穀小白一張電影票。”
“如果是為穀小白演出的話,我倒是可以理解老師的做法。”
“那可是穀小白啊。”
“那我們怎麼辦?我們要流下來嗎?”
柴院交響樂團的樂手們,大多是柴院的學生,但其中重要的職位,譬如各種首席等,其實也是對社會公開招聘的,隻是柴院的畢業生們,大多喜歡將留在柴院交響樂團,作為自己的選擇罷了,就和其他學校的學生畢業了之後,留校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