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鈺瑾的攻勢越來越強,他攛掇了鄰國國君侵犯邊界,傅璟隻能派兵去鎮壓。鄰國國君並不擅長行軍作戰,所以一直都輸給傅璟。但是蘇鈺瑾拍了手下的將軍趙信去往鄰國,為國君做謀士。那趙信本來很是不願意去幫敵軍的,可是等趙信來到敵國的時候卻發現敵國幫李將軍修建了一座陵園。趙信不解,便問鄰國國君為何要為敵人修建陵園。那國君說原以為李將軍怕趙信逃跑所以在那日大呼小叫,被手下擊殺。可是蘇鈺瑾告訴了他李將軍是為了幫助朋友才犧牲的,鄰國國君對這樣重情重義的漢子很是佩服,所以幫李將軍修建了一座陵園。
趙信聽了之後不禁老淚縱橫,李將軍為了傅璟征戰沙場拚搏了一輩子,可是傅璟卻對他的死如此的漠然,甚至連一個墓碑都沒有賞給李將軍。李將軍的家人更是沒有得到好的安撫,,傅璟隻是隨意的賞了些銀兩給她們,之後就問都不問一句。這讓趙信十分的失望。他長歎了一口氣,望著蒼天冷笑了一聲。“老夫戎馬一世,以為這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忠’字,可是如今看來這分忠心卻是給錯了人!之後李將軍幫鄰國的國君擬定了計劃,那國君也給了李將軍一個大將的名分,絲毫沒有怠慢他。
有了李將軍的幫助,鄰國的兵力一下子提升很多,加上鄰國臨近西域,各種毒獸很多,蘇鈺瑾將那些毒獸的毒液萃取出來之後讓將士們塗抹在刀刃之上,毒液猛烈幾乎是見血封喉。這樣下來鄰國士兵幾乎成了虎狼師之,傅璟手下的將士們看到了鄰國的士兵就想要後退,那裏還有心作戰?
傅璟的大軍連連敗退,他心急卻也沒有什麼辦法。再加上蘇鈺瑾是不是的組織些高手夜襲皇宮,擾亂傅璟的生活,傅璟幾乎被逼的夜不能寐,食不知味。逐漸的傅璟整個人都虛弱了下去,他終於在秋季來臨的時候病倒了,而且這一病就是連著幾日不見好轉。邊關的情況一直惡化,鄰國的士兵從未這般揚眉吐氣,竟然都想要一雪前恥直打到傅璟皇宮之中。傅璟連夜處理那些從邊關送來的文案,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又怎能好起來?這病就越來越嚴重。
傅璟這邊前路多舛,蘇鈺瑾那裏確實一翻風順。他在這三年裏安排好了一切,就等著逼宮的那一天。蘇鈺瑾穩坐在細雨中,正舉杯飲著清茗。蘇鈺瑾一旁是滿臉笑意的左相,蘇鈺瑾喝著茶,不緊不慢的問著左相道:“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左相一笑,回答道:“都盡在您的掌控之中。邊關敵情不斷惡化,傅璟心急卻無能為力,他自己又病倒了,所以就隻能殺雞儆猴希望通過斬殺辦事不利的將領的方法來刺激別的將士,可是這樣下來就失去了民心,所有武將都害怕傅璟會安排他們到邊關阻敵,被安排了的又都哭喪著臉沒有鬥誌。
而且卑職也在不斷的籠絡那些對傅璟心裏有氣的大臣,讓他們一同起義。傅璟本就少有民心,再加上左相的不斷籠絡人心,傅璟在朝野中的地位竟然很快的一落千丈,到了立秋時節,朝中幾乎結成了兩個黨派,一派擁護蘇鈺瑾想要變革,另一黨派雖然不支持蘇鈺瑾,可也不願再在傅璟手下為臣。
朝廷裏鬧的這樣亂,後宮自然也是消停不了的。那些嬪妃看傅璟大勢已去,隻能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也顧不得向平時一樣勾心鬥角了,紛紛將身上的首飾珠寶什麼的托人出宮換成錢財留在身上。更有甚者甚至買通了侍衛逃出宮去。傅璟知道卻也不理會,任由那些嬪妃一個個借著各種理由從宮中溜走。
幕喬被束縛在鳳鳴閣裏麵,對外麵的事情雖然知之不多,可是卻也能感受到那片紛亂。幕喬知道讓傅璟頭痛的那隊亂臣賊子之首便是蘇鈺瑾,這宮裏越是混亂,就說明蘇鈺瑾的造亂越是成功吧。幕喬每日都附在鳳鳴閣的門口希望能夠逃出去,可是那兩個守衛卻死死的盯在那裏,幕喬一點機會都沒有。
後來,幕喬察覺到宮裏的紛亂聲漸漸小了,整個後宮都是一片冷寂。特別是入夜之後,幾乎沒有幾盞燈火,漆黑的像是化不開的墨汁一樣的黑暗籠罩著整個紫禁城,幕喬沉睡在那片黑暗之中,想象著外麵的戰亂情景。有的時候幕喬會問問守衛情形如何,守衛也會回幾句。無非是前線戰事吃緊,可是傅璟終有一日會力挽狂瀾之類的奉承。幕喬卻從侍衛的表情中看出了幾分端倪。
前線的戰事不僅僅是吃緊,分明是已經攻打進了我國國土,而且所向披靡竟然無人能阻,邊關將士提起敵國的毒物便是臉色大變,更何況與之交戰?而且令守衛奇怪的是,傅璟竟然沒有下令指揮。他隻是淡然的擺手讓將士們自己處理軍情。連一句安撫的話都沒有。很是奇怪。
這些守衛是傅璟的親信,也是隨著傅璟一路廝殺到今日的。他們眼中的傅璟是一個絕類羅刹的存在,是一個沒有人敢侵犯的地獄中的修羅。他千辛萬苦得到的天下怎麼能拱手讓給他人?區區一個邊關小國,傅璟又怎麼會放在眼裏。趙信的兵法雖然強悍,可是傅璟率領了趙信這麼多年,對他令兵布陣的手法自然很是熟悉。可是如今的傅璟卻對戰事一點都不關心,隻顧飲酒消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