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夠了嗎?”楊烈淡淡地說道。
“哼!”兩方對視了一眼後,十分坦然地在各自的位子上坐了下來。
果然臉皮這種東西,對政客來說根本就是多餘的,爭吵隻是雙方擺明態度與底線的方式而已,既然彼此雙方都已經摸清了對方的底線,那爭吵也就沒有了意義。
“不知道鎮海將軍有何良策來解決統帥權的問題?”吳應熊緊張地問道,萬一楊烈也要強烈要求三藩將兵權交出,那這事可就麻煩了。
“沒有統帥,各行其政!”楊烈一字一字地說道。
“這……”眾人一愣,均莫名其妙,沒想到楊烈會給出這麼一個答案。
“來人,上地圖!”楊烈並沒有理會他們,片刻後,一張碩大的地圖便掛在了牆上,楊烈拿著筆沿著長江劃了一條粗粗的紅線。
“吳應熊、尚之信、耿昭忠即使我楊將威名再大,想要你等交於兵權,你們也不會答應吧,即使你們答應,我相信你們的父王也不會答應對吧,既然如此,這兵權不交也罷,我所謂的沒有統帥,各其其政的意思就是鑒於你們不會交出兵權,你們擁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後才做出的決定。”
“這是長江,”楊烈指了指長江上的那條紅線,“既然反清,那麼就得同時起兵,這樣才能聲勢浩大,震懾滿清,長江以北由我們延平郡王府、沐王府還有朱三太子的白蓮教來起事,長江以南歸你們三藩。”
“你們三藩之中,平西王府最是兵強馬壯,可兵分兩路,一路從昆明至CD再至漢中,最終抵達鹹陽;另一路長德、嶽州、夷陵,以此可為開國之基,如達成可自請封秦王,占據八百裏秦川。”
“平南王部可從廣州進擊桂林,再至衡陽、長沙,與平西王部會師嶽州,而後攻占武昌,釘立在長江沿線,進而可以窺伺襄陽,以此為立國之基,可自請封為吳王,占盡古吳江東六郡。”
“靖南王部,可從福州起兵,兵分兩路,一路吉安、南昌,另一路直取杭州,雙路其下,最終攻占南京,此片區域雖地域狹小,但自古為江南財賦重地,可自請封越王。”
“你們三藩,三分長江以南之地!你們三藩要想從本將之處得到連發火槍,必須同時起兵,這戰略意圖怎麼實施完成,你們自行其事即可,但有一點,千萬不要有內訌。起兵之時,不一定要快,但一定要聲勢浩大。”
“隻要聲勢浩大,滿清必然派滿蒙八旗精銳與綠營南下,他們隻要南下,你們就速度放緩,吸引他們渡江,隻要他們渡過長江,我延平郡王府的水師,便會自海上入江,封鎖長江,讓他們有來無回,屆時,我們前後夾擊,殲滅其有生力量,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隻要滿清軍隊南下過江後,山東、河北、河南等華北地區的白蓮教要立即起事,不求麵硬抗官兵,隻求斷其糧道,讓他們隻能就地取食,這麼多大軍,這麼多的消耗,就地取食?休想支撐如此規模的大學,餓也要餓死他們。”
“山東、河南、河北之地,朱三太子也可以亮明旗號,昭告天下,不過本將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同時,本將以及鄭嘯風部直搗黃龍,借船堅炮利,從開津衛入海口上岸,一日便可抵達京師,此時清軍大部已然南下,困於長江之南,京師最多最多隻餘八旗中一部,本將憑火器之利,三日占領京師不在話下,活捉康熙與孝莊易如反掌。”
“而沐王府部,乘我鎮海水師之艦,由天津直抵旅順上岸,由旅順強擊盛京,攻占滿清老巢,至此也可就地自請封遼王,盡占滿清龍興之地,向東也可攻占朝鮮,為立國之基,如若仍想鎮守雲貴,滿清滅時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