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當羅馬軍團遇上大漢軍團(1 / 2)

天一亮,楊烈吩咐霍安守好玉門關,帶著甘延壽、陳湯率領著五千騎兵衝了出去,不過楊烈此次率領的不是玄甲重騎,而是紅甲輕騎,雖然盧魁斯已經將羅馬軍團的兵種配置詳細告訴了楊烈等人,但有些事情必須得親眼看過才能確定。

玉門關的動靜早已經驚動了三十裏外的羅馬軍團,羅馬軍團即使再狂妄,麵對大漢這個超級帝國也需要謹慎,昨夜安營紮寨之前,早已將自己的所有騎兵派出,嚴密監控玉門關的動向。

玉門關的城門一開,楊烈的動向立即被羅馬軍團的探馬查探的一清二楚,立馬將此消息傳遞回大營。羅馬軍團在指揮官普布利烏斯的命令下快速地布好軍陣,嚴陣以待。

羅馬軍隊的作戰基本單位是由兩個百人隊組成的支隊,三個支隊組成一個大隊,十個大隊組成一個羅馬軍團,一個羅馬軍團配有一個附屬軍團,人數大致相當,故此前來進範玉門關的羅馬先鋒軍團其實是由四個主戰軍團以及四個附屬軍團組成,每個軍團大約五至六千人,這八個軍團約摸四萬至五萬人之間。

三十裏的距離瞬間而至,楊烈等人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在遠處仔細地觀望。

人一過萬,無邊無沿,這八個羅馬軍團的士卒們快速地行動起來,並在極短地時間裏布好了以軍團長的為核心的八座方陣,可見其精銳。羅馬軍團的士卒們清一色的製式裝備,除少數軍官外其餘一率皮甲,一手持長槍,一手持大盾,還有少數的十字弓以及其少的騎兵部隊。

“不堪一擊!”楊烈看了看氣勢森嚴的羅馬方陣後,淡淡地說道,“羅馬軍團以強悍的近身肉搏聞名西方,威名赫赫,不是因為他們多強大,而是因為羅馬周圍根本沒有與之抗衡的隊伍,其兵士身強體壯,專注近身肉搏,卻忽略了遠程啊,在中近距離內確實有很大的優勢,但……”

“但我大漢承秦製,常年與匈奴對抗,遠程打擊極強;而且是我們大漢強弩、強弓的射程遠遠大於敵軍投槍、十字弩的射程,軍中射雕手數不勝數;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騎兵啊,這個時代古羅馬的軍製是連裝備都要靠自己準備的義務兵時代,隻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負擔起馬匹,這意味這他們數量極為稀少,通常隻用來偵查與傳令。”楊烈侃侃而談。

“最後一點,縱觀羅馬的征戰史,他們根本沒有大兵團做戰的經驗,主要是他周圍的敵人太弱了,通常隻是抽調一兩個兵團就能完成征戰,軍團與軍團之間的銜接、配合很是生疏啊,哪像我大漢,十萬、數十萬軍隊這種大兵團做戰乃是家常便飯,此戰,我軍必勝!”楊烈揚了揚馬鞭。

“諸君隨我上前殺賊,衝啊!”楊烈率先展開了衝鋒,甘延壽陳湯緊隨其後,五千紅甲輕騎兵舉起了弓,上了箭,策馬開始攻擊。

羅馬軍團擺好了陣勢,等待騎兵的衝擊。

楊烈率領著五千紅甲輕騎兵快速地突襲,但並沒有硬衝正麵,而是在即將到達羅馬十字弓射程之內時,五千騎兵突然分成了兩股,劃了一個完美的弧形,從羅馬軍團的正麵快速地迂回到了側麵,瞬間打亂了羅馬軍團的防禦陣營。

五千紅甲輕騎並不急於進攻,隻是縱馬狂奔,不斷地分散、不斷地迂回、不斷地切割,羅馬軍團急忙轉向防禦,整齊的羅馬方陣變得漸漸有些混亂,這五千紅甲輕騎愣是將這四萬羅馬重甲步兵給包圍了起來。

時間一長,隱隱有些混亂的跡象,楊烈看到時機差不多了,大吼一聲:“進攻!”

大漢五千紅甲騎以什為單位,由軍中的射雕手開始先行騎射,雙腿踩著馬蹬站了起來,趁著羅馬軍團轉向防禦時慌亂的瞬間,彎弓就射,長箭瞬間從盾牌之間的縫隙中穿過,濺起朵朵鮮血,每箭射出必有敵人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