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終見趙雲,長阪血戰起(1 / 2)

公元199年6月,幽州東北境長白山中,出現了一支重甲鐵騎,這支重甲騎兵就是楚寒率領的幽雲鐵騎。

從天淵出來後,望著久違的太陽,那一縷日光刺眼無比,讓楚寒略微有些不適。

策馬站在軍前,仰望冀州方向,他知道如今趙雲在冀州鄴城,而那裏畢竟是袁紹的大本營。

但楚寒知道再過幾個月,趙雲就要與劉備相遇了,所以他完全可以假裝投奔袁紹,伺機尋找趙雲蹤跡,與趙雲彙合。

他所料不錯的話,現在袁紹已經南下進攻曹操許昌,打算與曹操一決雌雄,而官渡之戰的大幕正式拉開。

隨後楚寒帶著三千重甲鐵騎出山南下,一路上直奔冀州鄴城,而到達幽州薊縣城之時,被袁紹軍發現,楚寒立馬派手下副將張奇送上投奔書信。

薊縣守將見城外三千重甲鐵騎欲要投奔袁紹,不敢做決定,趕忙快馬加鞭趕去鄴城向袁紹稟報。

袁紹得知楚寒率三千重甲騎兵投奔,大喜過望,立馬派人厚待楚寒,所到之處,不得阻攔。

公元199年8月,楚寒率領幽雲鐵騎到達鄴城,袁紹很重視,親自出城迎接,同時大擺宴席,提升楚寒為奮威將軍,統率三千幽雲鐵騎。

......

曆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建安五年正月,曹操突然進攻徐州的劉備,一舉將劉備擊敗,俘虜了關羽,而袁紹果然沒有出兵進攻夾擊曹操。

而與此同時,戰敗的劉備帶著張飛來到了鄴城,而楚寒特意去以袁紹的名義拜見劉備。

當劉備得知楚寒原本是公孫瓚舊將時,眼中閃過精光,隨後二人“相談甚歡”,“相見恨晚。”

之後一個月,劉備一有時間就立馬派人去請楚寒帶府上飲宴,楚寒也是“欣然前往”,與劉備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二月初,楚寒終於迎來了苦等的趙雲,這時趙雲已經投奔了劉備,前來勸楚寒投奔劉備,而楚寒也沒有矯情,立即欣然答應。

而楚寒和劉備相交甚篤的消息傳到袁紹耳中,袁紹立即派人請楚寒到府上問話,而楚寒則告訴袁紹劉備是在即“舊識”,二人在幽州跟隨公孫瓚時相識。

袁紹雖然沒說什麼,但是建安六年二月,袁紹大軍南下,楚寒麾下的三千騎也自然是在列。

袁紹欲渡河取白馬,顏良立刻請戰,而楚寒為了以表“忠心”,也是出列請戰,不過最終還是讓顏良拔得頭籌。

四月,曹操“主力”欲要從延津渡河,楚寒知道這不過是曹操聲東擊西,立刻請戰,袁紹欣然同意,同時派出高覽率領兩萬大軍西進延津,助楚寒一臂之力。

果然,隨後曹操偷襲白馬,關羽斬殺了顏良,隨後西進,袁紹渡河,派出文醜和劉備追擊,誤中曹操奸計,文醜陣亡。

此後七個月內,袁紹軍與曹操大軍對峙於官渡,相互傾軋,互有勝負。

九月,汝南劉辟反叛,袁紹立馬派劉備前往相助,而楚寒知道官渡之戰就要結束了,隨即請命駐兵延津,防備曹操從西路偷襲,袁紹允諾。

十月,曹操火燒烏巢糧倉,大破袁紹軍,而楚寒此刻已經率軍南下追隨劉備而去。

隨後與趙雲跟隨劉備輾轉到了荊州,屯兵於新野,而這時因為楚寒麾下三千幽雲鐵騎之助,劉備甚是器重楚寒;

而楚寒則趁機將三千幽雲鐵騎托付於趙雲,言趙雲統兵能力尤在自己之上,退居二線,成了趙雲副將。

楚寒的意思劉備自然懂,就是讓劉備不要埋沒了趙雲才能,而憑借三千幽雲鐵騎,劉備對趙雲楚寒二人更加器重。

之後曹軍南下,火照博望坡中,三千幽雲鐵騎大展神威,將曹軍殺的片甲不留,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