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一個朋友介紹他到某賭坊借錢,結果真的借到了,整整三百兩銀子,在唐代,從高祖李淵建立唐朝以後,就廢除了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三百兩就是十九斤二兩。
如今酒館開起來了,卻沒什麼客人,原本借的三百兩,這一個月剛到,卻變成了三百五十兩。
“你們是什麼人?”張萬青毫不畏懼,挺身問道。
他是不知情的,布料坊的生意一直是他在照顧,而父親忙著開酒館,至於錢從哪裏來的,張全也不願意說。
“喲,這不是小張老板嗎?怎麼,布料坊不開了?這都快午時咯!”那漢子笑道。
唐朝建立後,疆土隻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沒有完全統治全國,所以,如今依舊處於戰亂時期,賦稅隻增不減,張家唯一的經濟收入就是這個布料小店鋪。
“老頭,怎麼回事?”張萬青側過臉問道。
“唉,都是上一任張全惹的禍啊!兒子,三百多兩銀子啊,哪裏去找?”
“什麼三百...?”張萬青也是飽讀詩書,豈能不知在唐代,而且是李淵執政的年代,三百兩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一種什麼概念。
未到太平盛世,百姓隻愁無米之憂。
上一任張全也是夠了,放在現代來講就是:我可能有一個假爹!
“幾位大哥,請給我父子幾天時間,幾天後,這錢一定如數奉還!”在現代欠錢的就是大爺,但在古代不同,所以張萬青特意放低姿態,給債主先留個好映像。
“你說幾天就幾天啊?三百五十兩,就算給你幾年你都未必還得上!”那大漢大笑了一聲。
“你...”
“你什麼你?告訴你們,今天若是不還錢,你這張家小院就當作是利息!”大漢抬起大刀,指著父子倆身後的房子。
這是要燒房子的節奏啊?
倒是張萬青變得冷靜了。
“您是說今天嗎?”張萬青問道。
“不錯,就是今天!”
“那諸位請回吧,今天還沒過呢,晚些再來吧!”此話一出,大漢們頓時一愣。
這般牛角尖也要鑽?今夜就一定能湊齊三百五十兩?
也不知道張萬青哪來的自信,自信得令大漢們覺得可笑。
“兄弟們聽到了嗎?小張老板說今晚就能湊到錢,咱們要不要給他這點時間?”大漢仰天長笑,問一眾大漢道。
“哈哈,老大,咱就給他這點時間,早死晚死都是死嘛!”眾小弟紛紛附議。
身為打手的他們,每天除了處處討債和賭場裏的玩意兒,早已無聊夠透,當下尋些樂趣也未嚐不可。
“哈哈,好,小子你聽好了,今晚拿不出三百五十兩,我不僅要燒了你的房子,那利息還要再漲漲,三百五十兩翻倍!”
大漢留下這句話,帶著一眾小弟揚長而去。
大唐市井,竟是這般模樣?也是,如今戰亂頻頻,李淵隻忠於國事,哪有閑工夫管些市井瑣事?到李世民上位後,大唐才開始進入真正的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