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先鋒渡河(2 / 2)

元國兵們立刻鼓噪起來,認為這根本就是個取水的好辦法—山路崎嶇難行,幾十萬人馬的吃喝用水如果靠肩扛手提到幾十裏地外去取,真不知道取到猴年馬月。於是他們依葫蘆畫瓢,也派小隊士卒扛著盾牌提著水桶到河邊取水。剛到河邊放下水桶,對岸飛蝗大作,而且全都是沾油的火箭,射到哪裏哪裏著火,連盾牌都哄哄地燒了起來,燒得他們跳腳大罵,嚇得扔了水桶拔腳就往回跑。

河岸寬敞,所有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下元國軍隊從上到下都開始嘀咕—怎麼你們清國士卒取水就不放箭,而我們元國士卒取水就放箭,而且還是火油箭,這不是有鬼嗎!

兩邊看對方的神色都不對起來。

到了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兩邊軍隊都集結好了。明擺著小寶山寨以守為主,那麼他們就隻能強攻。兩邊領軍將領互相通了氣,晚間早命人走了許多山路砍了些樹回來—附近山頭的樹早就砍光了,為了湊齊這批能編木筏子的木頭,幾名參將遊擊還立下了軍令狀,限在天亮前砍多少樹回來雲雲。山路遙遠,崎嶇難行,苦得他們一直哭喪著臉,總算勉強在天亮前湊齊。

這些木頭都被藤條綁在一起編成木筏,寬不過五六尺,頂多能擠著站二十來人。總數也不是很多,而且看上去還非常鬆散,似乎一個浪頭打來便會散架。

兩國聯軍先鋒部隊都在河邊集結好後,排隊各自拖著自己手邊的木筏,就等長官一聲令下開始搶渡環山河。問題是,元國軍卒因昨晚河邊那幕,對清國軍隊有了芥蒂。於是怪現象出現了,兩邊先頭部隊都集結排好了隊,各自長官卻遲遲不發號令。

元國領軍的萬戶花剌將軍站在作掩護的盾牌步兵陣後,不時張望遙遙站在清國陣營裏的平匪大將軍恭親王滿達海,見他背著手挺悠閑地站著,就是不張嘴不傳令下去開始搶渡。花剌將軍頓時來了氣,他不發令強攻渡河,我又何必拿自己的人先開刀!於是他也鼓著蛤蟆嘴,閉得緊緊的也不傳令渡河。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站在河邊的先鋒部隊開始不安起來,遲遲不見號令官揮旗發令,他們拖著沉重的木筏手都酸了,隻好移來動去換腳,隊伍漸漸散亂。沒多久,他們之間開始竊竊私語。元國先鋒隊裏兩人悄悄討論:

“我說老哥,後麵搞什麼?我們都站了大半天了也沒見發令渡河,今天還要不要打了?”

“鬼知道!不過你也看到了,昨天傍晚那些山賊土匪就是不射清國人,說不定他們私下有什麼問題!我們又何必來頂這個缸。再說了,我們是漢軍營,跟那邊清國兵們同病相憐,都是不被重視拿來填槍箭眼的!何苦來,幹脆混著好了。我說兄弟,你可跟緊點我,能混就混過去了,千萬別太賣力自己找刀槍紮!聽說這山寨裏很多都是前年饑荒活不下去的元國人,咱不殺自己人,糊弄下上官拉倒!”

“老哥你說的是,哎,我腿酸!”

“你就是實心眼,不會悄悄把木筏放低點麼?笨……”

清國士卒裏也開始悄悄議論:

“那些牛蠻子不動咱也不動!是他們非要斬草除根,逼我們清國出動大軍,結果又是我們綠營漢軍倒黴!反正那些山賊倒蠻有人情味,昨天在河邊你也看到了,就是不拿箭射我們,聽說他們頭領本來就是清國人。元國要打他們就該先出頭,我們胡混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