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禦花園賜宴(1 / 2)

正美滋滋的,隻聽濟爾哈朗嚴肅道:“這事可大可小,所以特地找魏大人你來商量。昨天我接到一份密信,是揚州知府安廣濟特意差親近心腹送來。你也知道,揚州地界靠近南邊跟大明的國界,商家往來密切。有人在南邊大明親眼見到多爾袞。你說這事怎麼辦?該不該向皇帝稟報?可是安廣濟也是道聽途說,沒有親眼見過。現下他正派人悄悄潛入大明地界打探此事。我因此想向魏大人您討個主意。”

多爾袞出現在大明!小寶霍然起立,連手裏的茶灑出來都沒注意。

果然是大事!多爾袞逃出大清行蹤不明,已經是順治的心病。他畢竟執掌大清朝政多年,對大清兵力駐防、朝政國情、民生世故全都了若指掌。萬一他不安好心,投靠大明或者別的什麼國家,那大清危險!如今雖然不興戰事、已經和平了許多年,可是北邊有大元虎視眈眈—還好大元跟西南方向的大宋矛盾更大,因此三方牽扯住、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可是東南的大明跟大清也是世仇,這就牽扯到曆史遺留問題。

其實大清現在的江山,一大部分是從大明手裏奪過來的。雙方征戰多年、僵持不下,百姓厭戰情緒越來越激烈,最後才簽定國書,以長江為界。如果多爾袞叛逃去大明,再聯合大元南北夾擊,可說大清在當世就會沒有立足之地。這絕對是大事!現今世界微妙的平衡便會被打破,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行!得趕緊進宮向皇上稟報這事!”小寶立刻對濟爾哈朗道:“我們一起進宮,你帶好那封密信,趕緊麵聖。”

濟爾哈朗拍著大腿叫苦道:“不行啊魏大人!這件事隻是安廣濟從南下大明做生意的人那裏聽說來的,他根本沒有真憑實據。你也是知道的,大明跟我們關係隻是表麵馬虎,其實暗地很緊張,隻好勉強說大家誰也不想惹誰。如果我們沒有真憑實據,大張旗鼓跟他們要人,搞不好要出大事。萬一他們倒打一耙,說我們含血噴人,反而叫囂起舊帳,那是要挑起邊疆戰事的!你也知道,我們大清如今國庫裏有多少銀子?不要說打仗,連眼門前的春荒都渡不過。所以這事必須從長計議。”

濟爾哈朗這話一出,小寶也躊躇了,知道他說的很有道理。大清從北方龍興,那裏是苦寒之地,出產並不豐厚,連年征戰花掉無數,直到現在國庫裏都沒多少存銀。後來多爾袞掌權攝政,又是一筆糊塗帳,也不知道他貪汙亂花掉多少,反正如今不論皇帝的內庫還是國庫全都精窮。如果不是抄多爾袞的家得到一大筆金銀充入國庫,隻怕今年春荒賑濟都成問題。這樣的局麵,要說跟大明開戰,萬一再同時對付大元,簡直是癡人說夢—打仗其實打的就是銀子!

想到這裏小寶不由納悶了,這大清國庫怎麼就這麼窮?每年稅收都去哪裏了?他忽然想到在多爾袞密室裏搜到的那份不知真假的藏寶圖,心裏隱隱有了譜。估計當年打仗的時候很多官兵都是這樣,掠奪來的金銀全都進了自己腰包,所以國庫隻有出的沒有進的。而大清這十幾年政事不修、災荒不斷,百姓生活艱苦、物價騰貴,就算曾經有些積蓄都跟別國的人換糧食填肚子養兒孫了。民間根本沒有多餘的積銀。這就是整個大清眼下的國情。

半晌小寶長歎一聲道;“鄭親王您說的有理,不過多爾袞絕對不能放過。這樣吧,那把那封信拿出來先讀給老子聽聽。”

濟爾哈朗點點頭,他顯然早有準備,走到書案前拉開最上麵的一個抽屜,摸出一封信,展開琅琅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