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誰,隻要和李飛在一起,你都不會感到無聊,他又無數種方法逗你開心。
“好了,很晚了,咱們回去吧!”李飛摟著王麗的香肩道。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他要是回去晚了到沒什麼,但王麗不行。晚上不回家吃飯,家裏人會擔心的,畢竟她還是個女孩子。有時李飛會有種很邪惡的想法,他有時想把王麗故意留下,不讓她回去。李飛就是想看到王麗她媽媽心急如焚的樣子,她越是著急,李飛越是開心。雖然他有時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他從來沒有那麼做,因為李飛是個很懂事的孩子。
“把手拿開,你這個色狼,又想占人家便宜。”王麗撒嬌地道。
王麗說了不要李飛碰她,但李飛就是不聽,一邊走,那隻搭在王麗香肩上的手還不老實,時不時地摸下她的胸。迎來王麗的不斷笑罵聲,李飛也不介意,有句話說得好啊!打是親罵是愛嘛!
就這樣兩個人下了山,一會傳來李飛開心的笑聲,一會又傳來王麗的打罵聲。
“爺爺、奶奶,我回來了。”推開房門李飛笑著道。
由於李飛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從出生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到今年已經十幾年了。李飛的爺爺是個老黨員,曾經參加過紅軍、抗過日,年輕時還在鄉裏當過點小官。現在老了,退休了,靠一個月幾百塊錢的退休金過日子。李飛記得幾年前的時候,爺爺的退休金隻有幾十塊錢一個月,現在這兩年國家政策改革了,這才把他的工資給漲上去。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市場的物價也在不斷地上調。所以,現在的幾百塊錢和以前的幾十塊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的生活依舊很艱苦。
雖然父母在外打工,但他們的收入很微薄,除了要自己吃用外,還要拿出一部分來供李飛讀書,剩餘的一點還得留著家裏以後造房子用。依照父母的計劃,連補貼家用的錢都拿不出來,更不要說給李飛零花錢了。
值得欣慰的是,李飛很懂事,從小到大都很少要家人操心。李飛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爺爺、奶奶年齡大了,有些小事就沒有必要給他們二老增加負擔。看得出來,李飛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當時,這句話在李飛的村子裏也比較流行。農村裏的人,大多都是莊稼漢,都是些大老粗。他們口中的規矩就是手中的棍棒,除了打,就是罵,和李飛同齡的孩子都受這個“規矩”約束,隻有他是個例外。
李飛的爺爺曾經對他說過,在這世上有三種人。第一種是:不打不罵自成才;第二種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第三種是:數次打罵不悔改。爺爺當時說完就問李飛,問他是哪種人。李飛卻說他三種都不是,他是第四種人:不能成才能成人。他爺爺聽後笑了,笑的很開心,他為自己能有這樣的一個孫子,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多年以後,李飛發達了,可爺爺早已經離他而去,也正應了那句老話:子愈孝而親不在。
李飛長這麼大,從未受過“棍棒教育”,爺爺的嘴,在李飛心裏勝過棍棒,可以說得他無地自容。有時如果李飛做錯了事,他寧願被打,卻不願被爺爺說。李飛清楚地記得自己曾經被爺爺說哭過多少次,他小時候被同學打過,但他都沒哭,竟然被爺爺的幾句話給說哭了,他至今都感到奇怪。
李飛有個忌諱,他不願意任何人說他窮,就跟胖的人不希望你說他胖一樣。但他窮是事實,就算別人不說,他依舊是個窮人。
人人都有夢想,夢想又叫理想,人們都喜歡用偉大來形容它。在李飛從返校園前有人曾問過他,問他的理想是什麼?李飛當時沒有回答,時候不久他告訴了那人,告訴他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麼,那人聽後盡然懵了,李飛的理想究竟是什麼,會讓他如此呢?
“小飛,回來啦!”爺爺從房裏走出,看到李飛說。
“嗯,爺爺,奶奶在哪啊?”李飛笑咪咪地問。
“她在廚房裏做飯,你去幫你奶奶做飯去吧!”
“嗯,好的。”李飛很乖地答道。
廚房,以前的廚房並不像現在這個樣子, 李飛家廚房是在堂屋的前麵,不遠處的一間小草房裏。李飛在門口就看到滿屋子裏都是濃煙,緊接著就聽到屋裏傳來奶奶的咳嗽聲。這時他已經走了進來,他看到奶奶正坐在那燒著火,鍋前還在冒著滾滾濃煙。奶奶在那一邊咳嗽,臉上的汗水在不停地往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