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曼丹王朝(1 / 2)

蘇丹王確是年老昏庸,卻並非是體弱多病。

許多時候,一個不會的君主並不一定是一個好君主。若是在昌盛與和平時期,庸碌無為,並不一定是壞事。

可是若是在王朝危勢之時,一個君主的昏庸無能,可能就是致命的,若是膽小怕事,忠奸莫辨,就更加救無可救了。

此時的曼丹朝,已是風雨飄搖,雖然憑借著老宰相辛苦支撐,卻也是日漸艱難。而西邊南邊的頻頻動作,讓蘇丹王的憂慮更加的深了。

西邊的蘭族,日漸強大。他們自消滅海盜,合並鉑錫國,擴充疆域之後,又開始自行擴建水庫,種植稻米。

蘭族稻米的種植成功,讓全國一片嘩然,驚訝而不敢致信,紛紛前往求證。有一些諸侯國居然偷偷地聯絡蘭族,求購下一季的稻米。

稻米的種植一直是朝廷的專利,是曼丹朝控製各諸侯國的特別手段,雖然沒有明令禁止種植,可是由於各地多山巒和岩石地貌,更加缺乏足夠的水源,祖祖輩輩都不曾種植過稻米,說都沒設想過自行種植水稻。蘭族稻米的種植成功,無疑是對曼丹朝廷的威嚴又一次的挑戰。

此時,大家對蘭族以及蘭族酋長雅蘭的注目,已不再僅隻是因為南海霸王對她的特別重視。沒有人再懷疑,當初老酋長選擇這位繼位人的英明果斷。

更多的人在猜測:這個年未及二十的少女,是憑借什麼取得一步步的成功?莫非,幕後有著特別的謀臣策士?

是那位列第一,對雅蘭亦師亦父的進長老,是統帥三軍攻破鉑錫國,一箭穿楊的李陵,還是那位神秘的蘭夫人?

而傳言與蘭族越走越近的南海,也在取得新一批的生命之舟後動作不斷。

關於亞特斯王和雅蘭酋長的傳言不斷。最傳得熱烈的,又讓人許多人不敢相信甚至懷疑,又津津樂道的,便是亞特斯王不斷地送給雅蘭酋長眾多的禮物。

粗狂而又霸道的亞特斯王,此時表現得像個墜入情網的普通男子,雖然讓許多人跌破眼鏡,卻沒有幾個人肯相信,他的此舉是出於情不自禁。

為亞特斯而傾倒的女人們,都相信傳言不實,對亞特斯佩服有加的男人們都認為他的此種舉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畏懼他的男人與女人們都對此一笑置之,心中卻暗暗希望他的轉了性。

而亞特斯王龍卷風一般地接連不斷地發動的戰事,好像更進一步地證實了,柔情是不會屬於他的。

此時南海的勢力範圍,向南甚至已經超越了曼丹王朝傳統的疆域範圍,一大片散落在海洋之中的島嶼和一些密集的群島,現在都歸屬與南海的控製之中,

而有阿鬥拉曼島向北,屬於陸地上的一些小的諸侯國,威懾於南海的軍事壓力,都紛紛依附於亞特斯,向他俯首稱臣,讓南海王把自己的國土納入南海的保護範圍,等於成了南海實際上的陸上屬地。

此時南海的疆域,與曼丹朝廷的實際控製區域差不多一樣大,如果加上蘭族,則占了曼丹王朝的一大半。

而南海的軍隊,與曼丹朝的軍隊數量上相等,可是其凶悍的作戰能力,隻怕要超過曼丹軍隊很多。

從蘭族與海盜之戰中來看,他們的軍隊雖然數量上沒有這麼多,可是他們擁有天下最快,最堅固的船,其頑強不屈的士兵,雖不若南海的凶猛,可是卻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韌性和靈動。

若是真的讓蘭族與南海和在一起,有朝一日聯手造反,計將安出?

蘇丹王想無可想,無計可施,隻好學習中土宋徽宗的做法:禪位!

不過,出於對老宰相的敬畏,他做得較為隱諱:稱病臥床,讓太子監國。雖然老宰相明知他的用意,可是也沒有辦法。

好像還沒有臣子可以命令自己的王不能生病的。

太子監國,無疑是朝中勢力的另一次博弈,弄得不好,隻怕就是雪上加霜,外敵還沒有攻進來,就自取滅亡了。

朝中有一些人認不清形勢,苟且偷安,幼稚地認為亞特斯不過是個甘受君命的番王,曼丹朝一樣還安全無虞,高枕無憂,都一心想借此機會,取得更大的權利,紛紛蠢蠢欲動起來。

蘇丹王的病榻前,彎腰站著一排最高位的臣子,跪在病榻前的褥墊上的,是太子和長公主羅蓮。

老宰相,是文職官員中的首位,首輔大臣。老謀深算,可是現在也是日暮黃花,他的身體,其實還比不上養尊處優的蘇丹王。

穀少彥,少將軍。大將軍一職空著,他目前是在朝武將的首位。沒有人知道他都在想些什麼,嬉笑怒罵,不若常人,好像對權勢與責任都看得很淡,卻在軍隊中威信甚好,可謂一呼百應。

休親王,皇親國戚之中,他算是最有權勢的人。本人庸碌無為比蘇丹王更甚,卻老想對朝政指手畫腳,不甘寂寞。

紮大人,身銜吏部之職,代表著一群不甘於現狀的年輕官員,時時想要對老宰相取而代之。

四個人,代表著四股勢力,犬牙交錯之中,卻也無法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