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醫之聖手(1 / 2)

正所謂紙包不住火。

皇上病重這件事,至傍晚時分便已傳遍宮闈。淑妃也好,秦昭儀也好,被阻在宮外的五皇子也罷,總還是自己的家事。

皇上靜靜的躺在宣慶殿的龍榻之上,已經一日。禦醫依舊無所作為,在宮中行走了一天,又要時刻麵對淑妃的疾言厲色,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已經支持不住,麵上漸漸顯出頹色來。

淑妃也已有些把持不住。三皇子帶著尚藥局的人在翻閱古方。讓兒子避開鋒芒,亦是淑妃所願。

傍晚時分,服侍歐國使節的宮人突然到宣慶殿來報。

“娘娘,奴才送晚膳去朋來閣的時候,發現,發現……。”

“發現了什麼,你隻管說。”

“奴才發現,歐國的使節好像已經離宮,所帶的行李隨從,全都不見了。”

“什麼!”淑妃初時有些疑惑“歐國使節不告而別?”疑惑隻是短暫的,這個疑惑隨著三皇子姬凱恒沉穩的聲音不攻而破。

“命守城中軍帶兵去追,追不回來,便叫他提頭來見!”

姬凱恒快步穿過大殿,身後跟真幾個老禦醫。當他穿過人群的時候,人群中發出了一陣低低的騷動。

“母妃,父皇可有緩和的跡象。”姬凱恒麵上帶著疲倦的神色,眼神卻還淩厲。微黑的胡茬,和眼睛上微微的血絲,表明了他一夜未睡。

淑妃當堂端坐了一整天,千萬雙眼睛都盯著她,皇上不肯張口,亦不肯咽氣。此刻已是累極了。看到了兒子,就向忽然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還未張口,便淚滿腮邊。她抓著兒子的一直袖子輕輕的搖晃,麵上,滿是即將喪夫的女子的悲切神情。

“恒兒,你可尋到什麼妙方,可開你父皇的口了。你父皇牙關緊咬,禦醫們都束手無策,他,他……。”一語未畢,便泣不成聲。

淑妃一頭紮在兒子的懷裏,哭的歡實。姬凱恒一邊麵無表情的輕撫著母親的肩頭一邊朗聲問群臣。

“各位大臣,都是父皇的肱骨之臣,可有什麼妙計,但說無妨。”

言語間不急不躁,淩厲的眼神慢慢的掃過在場的每一位臣子。此一問,剛才還熱鬧非凡的宣慶殿忽然靜了下來。此來的眾臣雖都是淑妃特意召見來,也是三皇子的幕僚。可是三皇子行事一向果敢狠辣,眾人也就不免畏懼他幾分。

這樣大的事情,是皇家之事。眾人來此,心中也都明白。皇上若是一死,他們便群柬請命,立三皇子為皇上。所以此刻問起救人的事,他們因著不知三皇子心中做何想,遂也不敢貿貿然進言。遂都低著頭,弓著腰身,眼睛瞧在靴子的尖頭上。

沒人開口,已是姬凱恒意料中事。

“來人,派令到各地方縣衙,尋葉神醫,一有消息,各州縣官員需一路護送,極速回到洛邑。”

“是。”有人領了命,下去了。

“在宮門口張貼皇榜,有異能者均可揭榜,為父皇診治。”

“這……。”請民間術士來給皇上診治,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三皇子……。”一個老臣上前一步。話還未說完,便被姬凱恒打斷。“大人若有妙計,怎麼剛才不見進言。”

“三皇子果敢。”人老精,鬼老靈。那老臣一聽之下,便轉了話頭,重又回到原處。

“娘娘,娘娘。”良辰一路小跑著回到延壽宮。

整個下午,秦昭儀都在望眼欲穿的等待,見良辰終於回來,忙站起來迎了幾步,急急的問,“怎麼樣,五皇子可回來了?”

“回來了,回來了。聽說宮外還放了皇榜,為皇上招募有能之士,來進宮醫治呢。”

“什麼?”乍聽之下,急躁連秦昭儀也覺出不妥。“對皇上的病怎麼可以如此輕率,若是有那江湖騙子胡亂的治一通,那豈不是……。”

良辰一口氣剛剛喘勻,聽秦昭儀如是說,接道:“聽說皇榜一貼,就來了許多人。三皇子著人對揭榜的說,若是治得好皇上的病,就賞賜良田萬畝,高官厚爵。若是治不好,便要將來人的人頭斬下來,掛在城門之上以儆效尤。遂來的那些人都不敢上前醫治了。”

“老三好毒的手段。”

“聽說那些來的人,因為不敢給皇上醫治,都被打了五十個板子,打到半死,丟出宮去了。”

秦昭儀的眉頭攢的更緊了,這皇榜貼與不貼,又有什麼用處。打著皇上的名號,行著孝子賢孫的事,卻是立了他三皇子的威。

“這三皇子好手段,倒不像是那個淑妃肚子裏爬出來的種。”

“娘娘,五皇子進宮,還沒皇上的宣慶殿,就先跑到白秀閣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