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梅花盡日隨流水(1 / 2)

第四十二章梅花盡日隨流水

雪。

歲寒、梅花。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

蕭四靜靜地坐在雪中,一株梅樹下,品雪賞梅聞香。

梅花,被譽為花魁,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曆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鬥雪吐豔,淩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觀賞梅花的環境也十分的講究,據《梅品》曰:是在淡雲、曉日、薄寒、細雨、輕煙、夕陽、微雪、晚霞、清溪、小橋、竹邊、鬆下、明窗、疏籬、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等情況下,對梅的欣賞就富有詩情畫意。

雪中品梅,更是極致。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蕭四獨自一人已坐了很久,身影孑然,顯得非常寂莫、孤獨,仿佛已經入禪,仿佛已與天地間融為一體。

在“怡和錢莊”一連串的打擊下,他現在確實需要梅的精神和傲骨。

他的內心充滿了悲憤、內疚和無奈。

每一個行業都有專門的評論家,食品有“美食家”,音樂有“知音”,作品有“書評”,曆史有“史家”,兵器有“鑒師”,就是梅花也有“梅妻鶴子”。

還有一種專家,品評鑒賞的對象卻是人。

東漢末年,許劭,就是當時最有名的鑒賞家和評論家,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叫“月旦評”,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份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

在漢魏六朝,品評人物是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任何人要進入上層社會,都必須經過權威批評家的鑒定,由此判定自己的身份。

曆史上著名的曹操為了得到許劭的評語,費了些心思,很下了些功夫,但是不倫曹操怎樣請求,許劭都一言不發。最後,許劭被曹******得沒有辦法,才終於冒出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從此,曹操的一生雖未蓋棺,卻已定論。

在這個年代,最有名的鑒賞家和評論家就是靈隱寺的空大師。

――他對蕭四的評語就是“年青一代中最可怕的人”。

難道他會看錯?

一個人突然悄無聲息地靠近了蕭四身後,這個人來的如此之快、貼得是如此之近,仿佛就象流動的空氣一樣。

來的就是“本人”。

本人就是你,他就在你身後。

也就是說,如果他纏上你,他就是你本人,你絕對擺脫不掉。如果他要殺你,就象殺他本人一樣容易。

還有什麼比一個人自己想殺死自己更容易的?

“本人”出,殺機起,風雲變、天地泣。

蕭四卻一點也沒有驚奇的樣子,仿佛仍在入禪。

“來了?”

“嗯。”

身後的聲音象機械一樣冷酷、低沉、無情。

“我等你很久了。”

“嗯。”

本人仿佛不肯多說一字。

“你喜歡梅花嗎?”蕭四望著這枝枯梅:“冰肌玉骨、獨步早春、淩寒留香。”

本人無語。

“古人認為‘梅以形勢為第一’,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著為貴。樹皮漆黑而多糙紋,其枝虯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清臒、明晰、色彩和諧,曲如遊龍,披靡而下,以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

“更獨特的是,老枝也能開花,枯木也能逢春。”蕭四聲音有些哽咽:“今日我們就寄情於梅,紀念阿黃和李三兩位前輩。”

“好。”

兩人默然良久,黯然銷魂。

蕭四問:“錢莊方麵有什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