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唱到竹枝聲咽處(1 / 2)

第八十九章唱到竹枝聲咽處

初春的深夜,月亮孤清地淩空而掛,映襯得天空深邃而悠遠,隻有點點星光在閃爍,小秋長時間地站在空闊而寂寥的江邊,似乎已經癡了。

他已經回到了“怡和錢莊”,入住在“漏洞”曾經居住的地方。

鄒夕鋒下了兩道重要的命令:

一、撤走所有監視“鬆莊”的人,給予鄒鬆一家自由。

二、由小秋接替“漏洞”的工作,除了“專門查找紕漏,分析安全措施”之外,賦予了更大的權力,可以“調查錢莊任何一個人的情況,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並且,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地方,包括金庫,還說:“‘漏洞’既然已經死了,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就讓小秋住進去,也好早日進入角色。”

“漏洞”的房屋在江邊,一陣寒風掃過,平靜的江麵一如小秋的心情,在心湖上泛起陣陣漣漪,愧疚的悔悟侵襲著他的靈魂,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卑瑣和可憐,以及心欲深處那種可怕的虛偽和幼稚。這一切令他倍感痛苦。

――他實在看不起自己。

就在那個黃昏,小秋離開了魂牽夢縈的“鬆莊”,離開了那位給了他許多歡樂和勇氣的女人。他留下了鄒鬆用的那把叫“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刀――別人的東西遲早要還的。

他的“天涯”劍呢?沒有“天涯”劍,他用什麼去降妖伏魔?用什麼去戰勝“針”?

小秋走得是一步三回頭,心像被針刺了一樣,疼疼的,酸酸的。

春節還沒有過完,小秋內心卻早已沒有了節日的喜悅。過節過的是一種心情。快樂,不是別人給的,而是源於自己。

煙花散盡的夜空,可有一盞心燈為他靜靜守候?難道他真的從此失去了純?往昔的歡愛隻能變成回憶裏不堪回首、隱隱作痛的一頁?

小秋曾經非常喜歡江湖,喜歡散散漫漫的生活,自由自在,悠悠閑閑,不去理會明日會怎樣,不去想昨天流過的傷逝,隻要此刻,隻要現在,可是,人是靜的,心卻是空的。

“江湖”的出處是《莊子大宗師篇》,原句為“泉涸,魚雙與予處於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泉水幹涸後,兩條魚未及時離開,受困於陸地的小窪,兩條魚動彈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使對方保持濕潤。此時,兩條魚便緬懷起往日在江河湖水裏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識的生活。

恩怨原來是這樣容易的事情,此時和彼時,悲哀已成江湖。

――又有誰能真正“相忘於江湖”?

人生不過是天空中相遇的雲,飄過了不會留下痕跡;也許,不過是遷徒的候鳥,所有的一切,隻是一場雁過無痕;也許,不過是天際閃爍的幾顆星星,若即若離,一旦太陽出來,便隱匿了蹤跡。

“漏洞”住的地方實在太簡陋。

說是住處,倒確實隻能“住”:隻有臨江小屋一間,一床、一被、一枕、一桌、一幾、一杯、一碗、一筷、一爐、一壺。

其它什麼也沒有,別說是奢侈品,就是任何“多餘”的東西也沒有。在“漏洞”的世界裏“多餘”便是“無用”。就象她瘦得像竹子一樣高挑的身材,沒有多餘的一兩肉,簡單、明了。

“漏洞”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別人工作上的要求一樣。

幸好小秋不在乎這些。

漂泊江湖、居無定處的時候,他曾經在馬廄裏睡過,在大樹上睡過,在雪地裏睡過,有一次甚至在長長的地板上和十多個汗臭、肮髒、一身跳蚤的乞丐一起睡過。

當然,幸運的時候,他也在美女的床上睡。

讓小秋感到一絲欣慰的是,這裏臨江,可以眺望遠方,他不禁想:在很多的深夜裏,“漏洞”獨立江邊,是不是一樣的孤獨和寂寞?她選擇這樣一個地方,是不是為了向流動的江水訴說中年女人的情懷?

小秋忽然想到了喝酒買醉,阿黃死後,他的酒館還開著嗎?奇怪的是,小秋竟喜歡在這種地方喝酒,一想到阿黃,心裏不由泛起一絲感慨、一絲淒涼、還有一絲溫暖。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小秋決定去碰碰運氣。

深夜的街道上幾乎沒有人,偶爾有一兩個行人,不是打更者就是東搖西晃的酒醉鬼。

有個酒醉鬼還和小秋迎麵相撞了一下,罵罵咧咧地要找小秋拚命,自己卻站不穩,先倒了下去。

阿黃四麵透風的小酒館閣樓上居然亮著燭火,遠遠望去就似鬼火一般。是誰在這樣的深夜裏,點燃了阿黃閣樓上的蠟燭?

小秋在酒館外叫門:“有人嗎?可不可以買酒啊?”

連叫了幾聲,裏麵終於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一盞昏黃的燭光由遠而近,門一開,風一吹,更是忽明忽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