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輕舟已過萬重山
小秋“看”得很清楚。
和所有優秀的劍客一樣,他也具有一種血與火、生與死之中長期磨練出來的、能夠迅速判斷感知周圍變化的能力——這是一種生存的能力。
燭火是被神眼用衣袖掃滅的。
神眼衣袖拂動,在屋裏卷起一股狂風,風不僅吹滅了蠟燭的火光,更將滿天飛舞、張牙舞爪、不或一世的血蝙蝠從空中掃落,那陣“赴赴赴”的聲音,就是血蝙蝠紛紛落地的聲音。
就在濁光剛剛熄滅、血蝙蝠似墜未墜的一刹那,發生了很多驚心動魄的事情。
一刹那有多久?刹那是西域的梵語,根據《僧智律》規定:“一刹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
佛家用“刹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刹那無常”——“無一塵許間隔,未嚐有一刹那頃斷續之相”。
一刹那就在一念之間。
光明消逝、黑暗降臨,就在光明與黑暗交替的一刹那,一屋子的人都在動。
生死就在這一刹那之中。
最先動的居然是“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張桌旁,桌上還溫著一壺酒,放著一碟下酒的小菜,屍體已經僵硬的“李三”。
李三不是已經死了嗎?李三確實已經死了,而且死得很難看,大象隻用了一拳,直接重重地打在了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花俏,沒有多餘的招式,就這麼直接一拳打爛了李三的臉,打爆了李三的頭。
——在大象盆子一樣巨大的拳頭下,絕不會有活人。
李三已經死了,可找個人代替李三,易一下容,吃一點讓身體僵硬、暫時不用呼吸的藥,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林神醫就有這本事。
易容之前,林神醫對費極說:“有三種人最好易容,也最不容易被人察覺。”
“第一種是你根本不認識的人,就因為你不認識,所以隻要不把性別弄錯了,隨便把他易成什麼樣子也沒有關係——隻要把他弄得看著象個人就行。”
“第二種是死人,而且是死得很難看、麵目全非的死人。”林神醫在為這個“李三”易容的時候,隻花了一小會功夫。
“第三種是你最熟悉的人。”
費極不明白了:“人人都說最熟悉的人最難易容、最容易被人察覺,你為什麼這樣認為?”
“按常理,很多情況是這樣。”林神醫點點頭,也不否認:“可是,正因為熟悉,也給了很多易容的好處。”
他解釋說:“最熟悉的人當然知道其它人所不知道的隱私,比如,屁股上有個疤、******上長顆痔,******有點彎曲,並且隻有一個蛋,等等,隻要在易容的時候,在屁股上弄個疤、******上加顆痔,******做彎曲,割去一個蛋就行了。”
“因為這是人所不知的隱私,一般隻有親人或者最好的朋友才知道,所以,這些人一見到那些特征,很容易先入為主,認為就是真人。你說是嗎?”
“嗯。”費極不服不行。可是他看到林神醫為“阿黃”易容,竟然原原本本的複製過去,一點也沒有變動,也不禁有些擔心:“這樣行嗎?”
“當然行。”
費極問:“阿黃有什麼特征?”
“除了又矮又醜、缺了一隻眼,是個殘疾人,一雙手很粗大之外,沒有別的特征。”
“對了。”費極說:“這些特征是不是江湖人都知道?”
“是的,隻要見過的人都清楚。”
費極雙手一攤:“這我就不明白了,別人認不出,難道他母親也認不出?”他自作聰明:“你可以劃破阿黃的臉,或者打暴他的頭,讓她認不出來。反正死無對證,他母親也不知道阿黃死前的樣子。”
“母親當然能認出自己的兒子。”林神醫說:“可是阿黃不一樣,從小他一直被‘雪藏’在家族的地窯裏,過著象狗一樣的生活,母親見他的時候並不多,親近的時候更是幾乎沒有。阿黃長大以後,立刻破關而出,揚長而去——人們看到的也隻是阿黃大致的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