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六朝如夢鳥空啼(1 / 2)

第一0五章六朝如夢鳥空啼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天是萬物複蘇、冰雪消融、草長鶯飛的季節,是不經意間“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更是播種希望、放飛理想的日子。仿佛風吹一夜之間,“洛陽城裏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的醉人景象中

小秋牽著天玲兒,走在大街上,心情就象觸手可及的春天一樣,怡然自得。天玲兒一路上東張西望,興高采烈,仿佛不是去殺敵,而是去踏青,去串門、去走親戚。

神眼柱著杖藜,遠遠的跟在後麵――他實在不放心天玲兒,所以堅持跟來了。

小秋腰間多了一把刀,一把普普通通的三尺長刀。這是花了一兩銀子,請隔壁的趙鐵匠連夜打造的。他一向用劍,為什麼要舍劍而用刀?而且是這種滿街都能見到的、再平常不過的長刀?

打刀的時候,餘七和林嘯風都很驚訝,餘七還說:“如果缺劍的話,可以送一把好劍給小秋。”

小秋笑著拒絕了,理由是想“換一種活法,換一種用法。”

“劍就象人的肢體,用的越久越熟悉,越能將劍的精髓發揮出來。”餘七說:“你在換,可對手不會換。”

小秋說:“不管對手換不換,我想改變就行了,有這一點就足夠了!”他拍拍餘七的肩膀:“誰說這個世界上劍客隻能用劍,不能用刀?”

林嘯風也有些搞不懂,不過還是說:“嗯,不管你用什麼武器,我想,你早已應當胸有成竹了。”

小秋笑而不語,拿著長刀的表情卻象得了個金元寶似的。

街上行人很多,川流不息,商賈雲集,一派盛世繁華景象。

那是一個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時代,東周列國諸候爭霸的合縱連橫、秦漢驍勇驃悍的強大遺風、三國久合必分、久分必合的英雄傳奇、盛唐開放的雄偉大氣深深地烙印著這個民族的符號。士人瀟灑脫俗、放蕩不羈、才氣縱橫。劍客目光堅定、誌向高遠、從容自信。就是一般的凡夫走卒,舉手投足間也盡顯大國的氣度和對生活的歡欣與喜悅。

――從某種意義上講,曆史是生長的,民族是建構的,文化是開放的,生命是傳承的。

――中華民族是永恒的,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生生不息。

這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因為實在太大,隻轉了一會,小秋就覺得自己實在是蠢得象頭豬――東南方向是一個區域性的概念,範圍很大,如此多的房屋、如此多的人,到哪裏去找“針”?“針”會住在哪裏?誰會是“針”?

――簡直就是人海撈“針”!

就憑紫色紙籌上畫的落款,就認為是在暗示往東南方向找線索,是不是太天真了一點?難道內心裏小秋真的希望是純在悄悄指引?難道他對純已經深信不疑?難道他還想和純能再見上一麵?

也許,就因為純,才潛意識裏從紙籌上引出這些聯想。

幸好小秋很有“創意”,居然讓他想到了“尋人啟示”這一招。

到哪裏去貼“尋人啟示”呢?有多人都會想到城牆上去貼,或者到官府衙門去貼,小秋自然不是常人,他牽著天玲兒的手,直奔“留春院”。

老鴇一見小秋臉就綠了,不過,當小秋快速遞上去一綻金子之後,一張臉馬上笑爛了,連問:“秋公子看上了哪個姑娘?”

小秋說:“我是來找人的。”

“找誰?哪個姑娘這麼有福氣?你可以打八折。”

“不是。”

老鴇又驚且喜:“難道公子來找我的?我說過的,你以後一個人來,還能享受三次的免費優惠,我雖然很久沒有接過客了,可是隻要你願意,還可以為你破例一次。”邊說邊把身子貼上來。

小秋忙把她推開:“我不來找姑娘的。請不要誤會。”

老鴇不解:“不找姑娘來這裏做什麼?”

小秋糾正說:“不是找留春院的姑娘,是在全城範圍內找一個人。”

“全城?”老鴇說:“秋公子不是開玩笑吧?留春院才多大個地方?”

“你看我象開玩笑嗎?”小秋一本正經:“我隻是借貴院一角,發一則尋人啟示。”

“這裏發?”老鴇有些遲疑。小秋立刻又遞上去一綻金子,後麵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於是,“留春院”大門上很快掛起了一幟用引人遐想的大紅鴛鴦被褥做的“尋人啟示”,上麵寫著:“一位叫針的客人,你在留春院嫖娼沒給錢,再不付款,日你老母!凡提供此人線索者,重金酬謝,急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