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得強調很重要的一點,古代織物染料除植物染料外,有時用朱砂等礦物顏料染色。因此水洗前應做掉色試驗。方法是在織物邊、角部位用水濕潤,然後用棉花沾拭,看棉花上有無顏色,這個方法是通用的。”****俏皮地說道:“記住這個基本的就好了,如果掉色,是不能進行水洗的。”
“好,這個記住還是沒有什麼難度的。”駱天苦笑:“如果掉色,不能進行水洗,那麼就必須進行幹洗嘍?”
“是的,有許多汙斑既不能溶於水中,且在水溶液中又不安全,那麼則要使用有機溶劑來處理。用作幹洗的有機溶劑有:乙醇、****、汽油、苯、甲苯等。在使用以上低沸點的易燃易爆物質時,要注意防火防爆。為了安全,最好先做點小實驗,證實不傷害織物時方可開始用。不管是水洗還是用有機溶劑幹洗,選擇並使用適宜的表麵活性劑,都會獲得良好的效果。”****說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幹洗比濕洗略為簡單一些,不過也隻是略微簡單一點。”
“我不懂。”駱天馬上提出自己的疑問:“一般古織物出土時是和古屍在一起的吧,進行清潔之前,應該還有一些工序才對。”
“呀,被你發現了。”****有一些不好意思:“我表述順序上出錯了,是的,古織物都是和古屍在一起的,所以一開始要把織物和古屍剝離開來,我參加過一具楚國古屍的清洗工作,當時是將古屍移到博物館後,經過消毒、解剖、透視後,接著是清洗出土絲綢衣物,清洗完畢以後要進行的……”
“修複工作。”駱天早想到了。
“是的,修複,清理隻是第一步的工作而已,對於多數的織物來講,一般並不要求做什麼加固處理,因為這些藏品並不要求有可以使用的機械強度。但對於那些非常糟朽的織物來說,如不作些適當的加固處理,往往一觸即碎。有時為了陳列的需要,也要求能有足夠的強度以變於拿取和移動。有些殘破之處在有條件時還應做些適當的修複工作。修複前,應先分析織物的纖維成分、性質、加工方麵和染色等問題,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處理。”
“就像看病一樣,對症下藥。”駱天打了一個相當貼切地比喻。
****忍不住叫好:“對,就是這樣,對症下藥,知道織物的成份、性質和加工工藝等因素,然後進行修複,這樣才能做到完美再現。”
“你們常用的方法是?”駱天之所以這麼問,主要是知道****才剛剛畢業,實戰經驗還很少,知道得未必全麵,所以他現在要了解的隻是最常用的方法,這些****應該有些了解了,好歹參加過一次實戰操作了。
“嗯,”****努力地回想著:“對於那些絹畫或帛書之類的絲織品,目前最好的辦法還是采用傳統的托裱法。對於那些朽弱的織品,還可用絲網做襯托,可單麵襯托,也可雙麵襯托。但由於絲線不耐久,也易遭蛀蟲和微生物侵蝕,現在國外對織物的修複和加固多采用合成纖維(如特麗綸纖維)來做襯托,既耐久又不會皺縮,可達到極精細的修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