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那個男的對英荷?”
“我也不知道孩子的事,人家可是政府的官兒,咱們如何配得起!唉”
劉水生狠狠的吧嗒吧嗒的抽幾口煙,接著沉重的歎了口氣。
“是啊,英荷沒這個命兒的!我們地地道道的莊稼人……”
這次是他們找人捎信兒給孩子的,叫她跟三明子,到很遠的外省去打工,聽說很賺錢,就是道遠,據說坐火車還要好幾天類。
娘親都是舍不得孩子的,但是沒辦法啊。如果要是家裏富裕,甚至有點兒小錢,叫孩子守在身邊也好啊。
“大哥在家嗎?”院子外麵一個男的大聲道,
“是東子來了!我去開門。”
來的人是劉英荷的小舅,叫錢小東。
蘇雨那邊跟著劉英荷,正往小組長家裏走呢,正好迎麵一個黝黑麵孔的人走了過來。
劉英荷一眼就認出來了,正是小組長蔡威。
“三叔,你好!”劉英荷離老遠就叫了聲叔。
“英荷啊,好久不見,這是越邊越好看了,你看這丫頭……嘿嘿。”蔡威嗬嗬一笑,趕緊道,“這位就是鎮政府的領導蘇同誌吧!”
“是我,蘇雨!”蘇雨走上前去,握住蔡威伸過來的手。慢慢的繭子帶著善良村戶的樸實和熱情。
“你看,你們怎麼出來了,我這正去水生哥家呢,隻是手頭有點兒活,耽誤了一會兒,真是對不住了。”
“蔡叔,你這話說的,打擾你了,真是對不住。”
兩個人寒暄了幾句,便又跟著二人往回劉水生家走去。
一邊走,蔡威也是急性子,便把這相約村的情況給蘇雨說了。
這個相約村還是整個向陽鎮相約大隊中最大的一個山村了呢,大約有五六百戶人家的樣子,家家戶戶除了在山坡上開墾田地,種植麥子、玉米等農作物外,也有種一些其他經濟作物的,比如種薑、種圓蔥等,但是都不賺錢,所以現在一些人家就把孩子很小就斷了書,送出去打工了。
然而打工歸打工,賺錢回來的卻也不多,鄉村窮困的麵貌仍舊難以改變。
蔡威連連歎息。
“難道村裏就沒有針對村裏的情況,又領導牽頭,組織大麵積種植一些作物,發展農村經濟?”
“唉,怎麼沒有?前幾年種植過一次圓蔥,結果種苗花了很多錢,到頭來秋天賣的時候,人家對方以圓蔥產品檢驗不合格為理由,拒絕回收,眼瞅著幾百畝的圓蔥最終爛在田裏……再加上這山裏的交通不好,跟外界永遠是搭不上茬啊,叫我們怎麼辦?所以後來就是鎮裏有了想法也都變成了沒想法!”
蔡威的渾濁目光中閃過無奈的淚花。
忽然,蘇雨的目光在一家房屋後麵的籬笆上挺住了,“這是……”
他看到一叢綠油油的植物盤著根在籬笆上走了上去。
“奧,你說這個,這是山草根,多的是,生長的好,大家用了做綠籬笆的,到了秋天,還可以曬幹了做牲口飼料。後山很多,所以很多人就把它們采摘了回來……”
“山草根?”蘇雨看著這些綠籬上的植物怎麼這麼眼熟呢,他對這個東西很熟悉,好像很早之前在大學的時候,自己的女同桌的爹爹從某個外地城市帶回來的草藥,叫鐵皮石斛嗎?記得她還說過,這是什麼被稱作植物黃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