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由李主管帶領我和我同事參觀了貴廠的成品倉庫,期間也了解了一些貴廠的情況。在除包裝上麵的問題外,質量不存在問題。於是我有一個疑問需要請教路總。貴廠有沒有在產品銷售這塊兒下過工夫?”於楓先說現實又拋出問題。“外包裝的廠家我換了好幾家,還在都市快報上登過廣告,效果也沒多大,銷售額還是上不去。”路振邦說道。“其一,您沒有選擇好外包裝的廠家,因為外包裝質量問題的原因而流失了一部分客源。”看路振邦點頭於楓繼續說道:“好的外包裝能留住現有的客戶,這方麵我們嘉利紙業就能保證質量。”“你們都這樣說,可是送來的產品就不是那麼回事。”路振榜嗤之以鼻。“這點我們公司可以保證。”一直沒說話的高曉帆開口說道。
於楓接著說道:“當然您不能隻聽我們說,您還可以去了解一下我們嘉利紙業的行業口碑,再實地考察一下嘛。”“這我以前倒沒有留意過,你說了一個方麵,想必還有銷售方麵吧?”路振邦問道。
“路總!我隻能說您在銷售方麵的工夫沒做到位。”於楓大有深意的說:“您剛才說在都市快報作過廣告,我想您作的是那種可以忽略不計的豆腐塊兒形式的廣告吧?”
路振邦先把於楓的名片放在專擱名片的盒子裏,站起來請於高兩人在會客的沙發上坐下,自己也坐到傍邊的沙發上。然後,叫秘書倒上三杯茶。以一種請教的姿態說道:“你在這方麵有什麼樣的想法?說來聽聽。”事情的發展在按自己事前腦裏所策劃的步步深入,於楓笑著說:“路總想聽,我當然樂意說,不過在我說之前,路總能說說貴廠的銷售模式嗎?”
路振邦想了想說道:“我們這行都是在報紙上發一下廣告,在玉祥門和市裏其他幾個氣配區弄個門市,產品都是在門市上買,遇到大的客戶都是自己去談。
“我說的這個方案,要從三個方麵入手。不會改動銷售模式也不會增加您太多的費用支出。不過嘛……”“不過什麼?”路振邦問道。於楓笑笑把自己的工作證拿著看了看沒說話。“哈哈!你的方法真有用,我拿廠裏一半用量的外包裝訂貨單給你。”路振邦打了個哈哈說道。“得簽一年的購銷合同。”於楓說道。“隻要你們產品可以保證質量就沒問題。”路振邦爽快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