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亞大陸地區,有這麼一個習俗,就是“燒”東西給已經死去的親友。
這種習俗是殉葬風俗的演變。在原始的階段……或許遠在人類還沒有走出非洲的時候,這種事情就已經存在了吧。
在一個人死後,將一個人所喜愛的東西與這個饒屍體放在一起,仿佛他在死後仍舊可以使用這些東西。
從埃及到東亞再到北美,這種古老的習俗隨處可見。
而在各個地方,它也就有了不同的發展。
在東亞,大約是六朝的時候吧,人們開始使用紙製成的“虛假的器物”來代替真正的陪葬品,用於祭奠亡者。
而在長期的流變之中,這個習俗進一步演化,變成了“燒紙”。而在後續的民間傳聞之中,這個習俗甚至出現了作為支持論據的民間傳,發明造紙術的蔡倫有一兄長名為蔡莫,因眼紅弟弟因造紙術名利雙收而學習造紙,但手藝沒有學精就背著弟弟自己造起紙來,造出的紙又黑又粗,無人來買,堆積滿屋。蔡莫的嫂子深感內疚,急火攻心突然死亡,蔡莫一氣之下,就在妻子靈前燒起紙來,燒著燒著聽見妻子在棺材裏喊:“開門,開開門!’人們打開棺蓋,蔡莫妻子坐了起來,嘴裏還叨咕:“陽間有錢通四海,陰間用紙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還肯放我回來。”後來逢人便,我死了,鬼把我送到閻王殿,閻王讓我去受罪,在途中我丈夫燒了紙,送了錢,鬼們就爭搶起來,他們拿到了錢,就把我從地獄中放回來了。這樣,
蔡莫造的紙能在陰間當錢使的消息很快傳開,原來堆積如山的紙就被搶購一空。不過仔細思考一下,就連孩子都會覺得這個故事荒誕不經。蔡倫在加位尚方令、掌管製造機構之前,就已經是“中常侍”了。中常侍乃是皇帝的寵臣,漢末三國時期,霍
亂朝綱,逼得大將軍何進召下諸侯清君側的“十常侍”,名義上的官職便是“中常侍”。
而蔡倫在獻紙之後,更是得寵,被封龍庭侯。
飛將軍李廣奮鬥了一輩子,可也沒撈到封侯的待遇。
這麼一位位高權重人物,很難相信他看得上販賣紙張的利潤。
另外,燒紙的習俗最早也隻能追溯到六朝時期。
東漢人是不會燒紙錢的。
任何習俗,都有可能在流變的過程當中,突變出讓人意想不到的內容。甚至它會講述一個自成邏輯的故事,也不知道是為何。
這個習俗後續自然還會演變成更多的講究。
比如,有些人在親人忌日,或是清明、中元節的時候無法上墳,那應該怎麼辦?
答案是,就找個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上畫個圈【有些地方的習俗還包括了“畫十字”之類的,這原本也不是特別嚴謹的設定】,然後在那裏麵燒紙錢。
在東亞傳統的世界觀中,“道路”本身就具影流動”的象征。
這種象征可以將燒掉的值錢帶給自己的親人。
而馬歇爾·李就是借助了這麼一個文化現象,構建了一個通訊魔法。
通過道路的“流動”,使得信息從“此岸”流向“彼岸”。
於是,他那沒有信號的手機上,出現了一行字。
馬歇爾一遍嚼著幹糧,一邊點頭:“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這個時候,赫爾奇從另一個隔間裏探出腦袋:“有消息了?還挺快?”
馬歇爾晃了晃手中的手機:“就這幾句話。”
“可能是找隱蔽的地方施展儀式花零時間?”赫爾奇猜測。“不可能。”馬歇爾·李搖頭:“這裏經過了漢傳佛教的洗禮,東亞習俗在這裏不罕見。我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用這個術式的。加納科喬大體上還很和平,隨便
找個十字路口不就得了?總不能我們才進來幾,整個城市就化為火海了吧?”“得也是……不過,頭,我有個問題,在意很久了。”赫爾奇有些奇怪的指了指馬歇爾手上的收集:“為什麼是手機來著?這個魔法的儀式好像很民俗,但是為什麼結果這
個有科技感?”“這樣施法難度一點。”馬歇爾歎息:“如果我設定成‘一張寫了字的紙出現在我手織,那麼這個魔法就涉及大量的物質運動了。像這樣,用手機之類的電子儀器呈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