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鬼故事,引完小仙女,今天的番外三,傳傳妖那些事兒。 今天的午後,我摘了一朵粉色綻放了的薔薇,所以說點花花草草。 …… 一、百合 …… 兗州徂徠山有座寺廟叫光化寺,有個以專門讀書趕考的客人,叫許文強,長期寄居在這裏。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季裏的一個較涼爽的日子。 讀書心疲,他去到廊下觀看壁畫,忽然遇上一位百分百美麗的少女。 那少女十五六歲的年紀,姿色絕異。 他詢問女子從哪裏來。女子笑著回答,家在山前。 他心裏明知山前沒有這女子,也沒有懷疑她是妖,隻是心裏因為特別喜歡她的眉眼,又是**,又是說笑,就把她引誘到室內,交歡結義,情意綿綿,難舍難分。 白衣少女說:“你不因為我是村野之人而瞧不起我,我堅決要永遠侍奉你,但是今晚必須離去。再回來就可以永不分離了。” 他因為心裏留連不舍,千方百計地留她,到底不允,隻好把平常帶在身上的一件寶貝,一個白玉指環,送給她說:“希望你見到它就能趕快回來。” 這麼糾纏大會,才一同出去送她。 她說:“恐怕俺家有人來接我,你先回去吧!” 許文強就隻好爬上寺門樓,隱住身形目送她。她大約走出百步左右,忽然就不見了。 他記住她消失的地方,徑直跑去尋找。 那是寺前的平闊數裏外,小樹小草,一根頭發都不能隱藏。 許文強對這裏也特別熟悉,卻就是找不到她的蹤跡。 直到天將黑時,他見草中有一株百合,白花絕美,就把它挖了出來。 那百合根本處是拱形,非常瑰異。等他到它拿到屋裏,才發現那隻白玉指環,就裹在這株百合裏。 這下他才恍然,這是奪了那愛人白衣少女的命啊。又是驚歎又是悔恨,恍恍惚惚卻無法紅紅火火,這樣一病不起,十數天之後便死去了。 …… 這是關於愛與隱私的故事。 另外說的是,我家就有這麼一位讀書客,具體來說是我奶奶的親哥哥,也叫爺爺,具體標準語言怎麼稱呼不知道。 因為我奶奶家是當地有名的良心地主,這位大少爺就從來不事勞作,就帶個仆人挑一擔子書四處遊玩學習。 最有趣的事,其實當時科舉已經廢除了,如故事中所說,也許讀書人一直是比較受尊重的吧,當時仍然有我這位爺爺一樣的很多的“挑書客”。 我沒說聽說過,他曾遇見一個美麗溫柔的妖精。 …… 二、術根 …… 陝州西北有個白徑嶺,白徑嶺上有個上邏村,村中有一家姓田的。 有一次家主田忌挖井,挖出來一塊手臂粗細的什麼植物的根。然而根本不認識它。 根的節中粗皮像茯苓,它的香氣像術。 田家信奉佛教,家中設有幾十個佛像。所以他們就把這塊不知根源的根放在佛像前,是好東西就算供奉,是壞東西就算鎮壓。大概當時就是這麼想的。 田氏有個女兒叫登娘,當時是十六七歲的樣子,頗有幾分姿色。她父親田忌常讓她供香火。 一年多以後,登娘發現有一個年輕人出入佛堂中,身穿白衣腳穿木鞋。 這年輕男人挺帥氣的,又彬彬有禮,一來二去,登娘就和他私通了。 這麼個少女隻要私通,經了人倫之事,精神舉止便和平常不同了,幸得他家人想不到這麼神奇一茬。 那塊木根每到春天都發芽,而這年春天田登娘突然懷孕了,心下害怕,就怕這事情全都告訴了母親。母親立馬懷疑那怪根。 有一天一位僧人門前路過,田家就留僧人住下。僧人將要進入佛堂的時候,總有什麼東西阻止他,僧人立刻明白了大致情況。 再有一天,田登娘跟母親出去了,僧人施術法進到佛堂。可當他一打開佛堂門,立馬有一隻鴿子輕輕掠過僧人身邊飛去。 那天晚上,田登娘沒再見到那男人。看那塊根,也變成朽爛蟲咬的木頭了。 田登娘懷孕七個月,產下三節東西,那形狀就像佛像前的那塊根。 田氏把它燒掉,那怪也就沒有了。本來舊話說枸杞、茯苓、人參、術,形各有異,但是服用這些東西都可以長壽。有的說不吃葷腥,不近女色,遇上這樣的好藥就能成為地仙。 田氏心裏害怕,沒有這樣的奢望,並且情理上總覺得這三節怪物也是田家的後代呀。 不管怎麼說,這件事兒就這樣了,沒有什麼毛病。 …… 不要以為妖類總是美好騷氣的女性,帥哥小鮮肉總是有的。 人妖殊途,其實很多妖故事都有這種說不清道不明,難辨善惡衷叛的疑似愛情故事。 …… 三、槐妖 …… 京洛間,有一個士人子弟,筆者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隻知道他素善雕鏤。 有一次,他走在外地山路上,看到一棵大槐樹樹蔭遮地好幾畝,樹根旁邊長了四個甕那麼大的大瘤子,他就想要弄到手。但是人力太少,又沒有斧鋸之類的東西,打算先回去,以後再來收取。 他怕被別人先采了去,就從衣簣裏取出幾張紙,割成紙錢,係在樹的瘤子上。 這在當時有個講法,這掛紙錢的意思就是說這是一棵神樹,讓其他路人不敢采伐它。 他離開幾個月以後才回來,帶來了大量的人力和斧鋸什麼的,要砍伐大槐樹。來到樹前,竟看到一張圖畫上畫著這棵大槐樹,旁邊掛著許許多多紙錢,還有燒香上供祭祀的地方。 這個士人大笑說:“村野之人無知,居然真相信這事兒!這就我一個玩笑嘛,好笑好笑!” 於是就下令人揮斧砍樹。 忽然看見一個紫衣神出現在一旁。 紫衣神的神色嚴肅。他嗬斥那些仆人說:“不要砍這棵樹!” 士人走上前去說:“我以前走到這,看到了槐樹瘤,想要采取,因為沒有斧鋸,又怕被別人采去,所以權且用紙錢占護著它。它本來沒神,你為什麼還不讓呢?” 神說:“當初你權且把紙錢係到樹上之後,人們都說有神,能消災降福,一齊來祈祀。冥間就把我派來享用祭奠。現在有神了!怎麼能說沒神?如果你一定要砍伐它,災難馬上就到!”士人不聽嚇唬。 神隻好又問:“你要這東西有什麼用?” 士人說:“要雕刻一件器物。” 神說:“要是這樣的話,可以用一個公道的價錢把它贖回來嗎?” 士人說:“可以。” 神說:“你要多少?” 士人說:“可給我一百千。” 神說:“現在我給你一百匹絹。在前邊五裏的地方有一個壞墳墓,絹就在那墓中。如果拿不到絹,就再回來見我。” 士人來到壞墳墓一看,果然有絹,一匹也不少。 …… 好端端一個妖仙故事,突然畫風變成了務實的說理與生意。 關於仙妖鬼怪之事,有些人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有些人又說:“信則有,不信則無。” 我大概屬於不信邪,想弄清各界統一道理的那種。 要是我碰見這個偽裝成神仙的槐妖,占了我的便宜,我一定要它給我找一個好對象。 …… 四、江叟傳 …… 最後來個傳統的唐傳奇範本。 …… 開成年中,有一個叫江叟的人,讀了許多道家的書,廣泛地尋求方術,還善於吹笛子。他來來去去,多半喜歡在永樂縣的靈仙閣停留。時常耽於飲酒。 有一次,他到閿鄉去,走到盤豆館東官道大槐樹下醉在那裏睡著了,直到夜將盡時他才略微清醒一些。 這時候他聽到一個龐然大物走路的聲音。那東西邁步很重,他隻敢偷偷地窺視。 他看見一個高達數丈的巨人。 那巨人來到大槐樹旁邊坐下,用毛茸茸的大手摸著江叟說:“我以為是個鏟地的,卻原來是個醉鬼!” 於是巨人把大樹敲了幾下,說道:“可以報告說,荊館中的二郎來探望大哥。” 大槐樹就說道:“有勞老弟了!”似乎聽到大槐樹上有人下來與巨人說話。 片刻之間,飲酌的聲音頻頻響起。荊山槐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