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六(1 / 2)

哪怕有德高望重的武成王出麵安撫, 京城依舊人心惶惶。國不可一日無君, 這從來都不是空話, 哪怕這個君隻是個吉祥物。可現如今, 皇帝昏迷不醒, 儲君死了。最有可能的新君人選是誰, 大家心裏都有數, 可他不在京城啊!他在西南,而不遠處的西北就是泰平長公主的嫡長子俞斯年以及四十萬大軍。

俞斯年會不會反?俞斯時會不會狙擊蕭璟?無數人考慮著種種可能改變大勢的情況。

京城與西邊相隔上千裏,便是八百裏加急, 消息也要四五天才能傳到。一來一回至少也要十天。

這十天顯然是最難熬的,京城已經戒嚴,實行嚴格的宵禁。便是白天, 街上的行人都明顯減少, 豪門勳貴之間的宴飲聚會不約而同的被取消。

而鎮國公府開在胡同裏的小門接待的訪客絡繹不絕。

知道薑進非真的病重,薑瑤光自然不會阻止他見客。何況她也管不得這些了, 目下她最擔心的是在西南的薑劭勳和蕭璟, 也不知他們那邊具體怎麼樣了, 最近一次消息還是十天前, 那時候京城還歌舞升平。

“他們應該早有準備?”薑瑤光如此安慰淑陽郡主, 顯然對京城裏發生的事, 蕭璟和父親是心中有數的,那麼俞斯時那裏就不可能不安排後招。

淑陽郡主沉沉一歎,準備?泰平長公主敢對東宮、武成王府動手, 難道不是早有準備。太子敢對泰平長公主下手, 難道沒準備了。二人都遇上了那個萬一,以至於功敗垂成。誰知道蕭璟和薑劭勳會不會也遇上,不到最後一刻,她這心哪裏放得下。可這些話她不敢說,怕女兒擔心,

淑陽郡主握著瑤光的手道,“想來是的,也許這消息就在路上了。”

“對啊,沒有消息也是好消息。”瑤光笑著應了一句。說話間聽得外麵請安動靜,瑤光站起來。

薑進從外麵進來,麵容有些疲憊,然而精神頗好。

淑陽郡主心頭一喜,“是有消息了?”

薑進坐下先喝了一口茶才道,“剛得的信,”見妻女巴巴看著他,遂言簡意賅,“俞斯年已經伏法,不過他的舊部率領兩萬人馬叛逃,逃入柔然。阿璟派了人去追,他已經班師回朝,劭勳也要回來。”

其中驚險以及蕭璟因此受傷的事,薑進不打算細說,反正最後人都沒事了,何必說出來讓女眷後怕。

淑陽郡主心頭大石落地,忍不住雙手合十,“謝天謝地,可算是要回來了。”然後才反應過來這這一段話更深刻的含義,慢慢轉過頭望著女兒,如此,蕭璟上位板上釘釘。突然間她想起長生剛出生時,她和薑進帶著長生去迦葉寺請了悟大師為女兒相麵,大師言‘令愛天下貴人’。萬萬想不到,竟然真的應驗了。她微微抽了一口涼氣。

淑陽郡主的神情太過古怪,瑤光不安的叫了一聲,“娘!”

淑陽郡主整了整神色,“我是高興壞了。”

瑤光不信,可她娘不想說她總不能追問,遂向薑進問了自己的疑惑,“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十七。”薑進道。

瑤光一算,正是京城大亂的第二天,看這時間差和兩地距離,也就是說哪怕京城沒有亂,他也會動手,他就不怕泰平長公主沒有發起宮變,屆時他可就渾身是嘴都說不清了。

瑤光把自己的疑問說出來。

薑進笑道,“他手上有先帝遺詔,先帝在遺詔內曆數泰平長公主和俞家罪狀。若是沒有遺詔,西北那邊就算最後解決了,也要流不少血。”

瑤光心下一驚,“先帝早就料到泰平長公主?”

薑進靜默了一瞬,泰平的野心在先帝在位時就已露苗頭,然而皇帝平庸無能,先帝需要一個與皇帝親近之人替他壓陣,且先帝心裏頭的確偏愛長女,惜其女兒身。所以先帝沒有留下阻止泰平長公主參政的命令,而是叮嚀她,不放心之餘又留下這樣一份遺詔,希望能在關鍵時刻牽製泰平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