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嘉城公主(1 / 2)

嘉城公主李炯在憲宗的女兒中排行第六,二公主宜安之下,從三到五的三位公主都是未成年而夭折,一直到李炯出生,其母羅美人擔憂她步那三個姐姐的後塵,於是在繈褓時就每日抱著她步行至宮中大角觀為女兒祈福。

也不知道是嘉城命大還是羅美人的誠心感動上蒼,李炯倒是健健康康的活到了及笄之齡,那是五年前,憲宗身子差下來,可精神還成,宜安公主又下降了幾年了,對這個當時宮中年紀最長的女兒還是很關心的,她的婚事自是要親自操心。

哪知道嘉城公主從小被羅美人帶著參拜三清,大安之後也是風雨無阻,原本眾人都隻以為她是比旁人誠心了一些,誰料她卻是拜進了骨子裏,及笄禮上對憲宗為她物色的駙馬人選看也不看一眼,卻跪下來求憲宗容她出家專心修道。

憲宗自是不大舍得,可嘉城心誌堅定,任憑憲宗用各種各樣的借口將長安出色郎君一一召至宮中讓她過目,卻依舊巋然不動——這裏麵,甚至還包括了後來的七公主昌陽的駙馬,崔風物。

足見嘉城出家的意誌之堅定。

憲宗無奈,讓羅美人和瓊王去勸說無果之下,想想女兒年紀尚幼,實在不舍得她韶華空拋,就來了個緩兵之計,允諾嘉城年滿雙十還不改變出家的主意,便許她如願。

不過或者是嘉城公主當真與紅塵無緣,憲宗若還在世,就算嘉城滿了雙十,隻怕也因為舍不得女兒再設計拖延或勸說,但如今禦座上坐的是豐淳,他對這位一心出家的皇姐,可是聽之任之的。

元秀與鄭蠻兒並肩入殿,采藍、蜻蜓等侍隨於後,當先就看到穿著豆青色折枝葡萄紋對襟綢衫、下係棗紅五穀豐登織金裙的皇後王氏,因長公主和二公主都已經出嫁,在王氏左首第一張榻上危坐的就是六公主嘉城,嘉城的裝束與宮中諸人都不同。

她一身石青道袍,烏發上束,用一根翠碧的竹節玉簪簪住,手執拂塵,不飾珠翠,不擦脂粉,由於長年待在內室誦經的緣故,嘉城公主的麵色遠較常人更為白皙,是一種隱隱透明的晶瑩,雖然是在皇後的蓬萊殿上,卻仿佛是在自己靜修的內室中一般隨意,雙目似閉非閉,乍一看去,倒真有了幾分修道之人的氣息,而非明堂高踞的金枝玉葉。

兩名著同樣水色道袍的垂髫少女侍奉在嘉城身後,為了嘉城的愛好,她們一樣作道童打扮,眼觀鼻、鼻觀心,神色淡然而覷不出悲喜,十足的飄然出世。

除了嘉城公主外,豐淳後宮如今的兩位才人也都到了,秦才人和曹才人都是比嘉城公主長一兩歲的年紀,前者柳眉大眼,豐腴白皙,穿著淺碧色右衽春衫,銀泥藕絲裙,發結雙環望仙髻,折枝海棠墜珠步搖;後者已經生了豐淳的次子、衛王李鑫,略顯圓潤,一襲靛藍暗繡鐵梗襄荷半臂,蒼青短襦並六幅湘水裙,雲朵髻上珠翠環繞,目光安靜。

五歲半的衛王李鑫睜著黑白分明的眸子靠在了曹才人身邊,在他身邊趴著一隻半大暹羅貓,寶石般流光溢彩的眼睛微眯。

看到這隻貓,元秀微微一怔,才向王氏行禮,王氏自是滿麵笑容的叫她不必客氣,兩人又對嘉城欠了欠身,嘉城睜開眼,淡然道:“九妹和蠻兒不必客氣。”說完不等兩人回答,立刻又閉上了眼睛。

元秀和鄭蠻兒都知道她性.子寡淡,也不覺得受了冷落,秦才人和曹才人並衛王這才起身給她們行禮,其中衛王雖然是鄭蠻兒的表弟,但藩王銜卻是比郡主要高的,鄭蠻兒少不得還他半禮。

待元秀攜著鄭蠻兒在嘉城之下隔了兩個位置的榻上坐定,王氏頗為意外道:“九妹和蠻兒今日怎麼來得這麼早?本宮還以為你們昨日奔波,今兒會多睡一會。”

“還不是這個小磨人精?”元秀悻悻的一指鄭蠻兒,“她惦記著五嫂你答應的猞猁,一大早吵得我不能安生,再不帶她過來,非把珠鏡殿都掀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