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紫閣別院(1 / 2)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這是本朝王摩詰為終南山所寫之句,山在京兆萬年縣之南五十裏處,本朝習慣稱其為太一山,又因它橫亙關中之南,也稱南山。此山西起秦隴,東至藍田,相距八百裏,關中大山,除太行外,當屬此山。

山中麗肌秀姿,千峰碧屏、深穀幽雅,素有仙都與洞天之冠的美譽。所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如此祥瑞之地,更有昔年楚康王時尹喜於山中結廬觀星,守關中而待老子,得道德經五千言,成文始真人,使樓觀為天下道林張本之地,本朝定鼎之後,於山上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建文始、三清、玄門祖殿,並紫雲衍慶樓並景陽樓等,供奉香火無斷。

因宗聖宮的緣故,終南山的別院多半建在了主峰之外的地方,文華太後所留的幾處別院固然是郭家興盛之時置辦下來的,但也不例外。元秀使人打掃出來的這座,處紫閣峰,峰峻挺拔,青翠如玉,晴日可眺瀑布,如瓊玉飛濺、霰雪紛紛。

山路崎嶇,哪怕元秀乘著肩輿,到了別院前也感到一陣疲憊。她下了輿,抬頭便見別院上高懸著一匾,上書紫閣別院四字,不由微微一笑,道:“這地方的名字是誰起得?倒真會偷懶,紫閣峰上的別院,就叫做紫閣別院?”

卻聽薛氏在後麵語氣古怪道:“這是你四舅舅起的。”

元秀頓時一愣。

一幹人自不能站在院外這麼下去,院門其實早就開了,早先被派過來灑掃的並原本在這裏看守院子的下人早已裝束齊整,分兩列垂手在門前相迎,此刻覷著機會上來行禮,元秀道了個免字,吩咐采藍留下為眾人分派住處,自己卻與薛氏並采綠隨著別院中人的引領入內。

這別院因建在山間,采取的乃是因勢而為之法,主人所居的正房自在最高處,中間樓閣掩映在綠樹之間,因山勢高於平地,暑氣全無,衣袂飄飄之間,隻覺遍體清涼,薛氏從半山起就恢複了精神,這會沿途看著精神越發抖擻,不用別院中人的介紹,如數家珍的為元秀指點院中景物,一草一木,居然都有來曆。

元秀驚訝道:“大娘來過這裏?”

“當初你母後並幾位姨母長大,婚事還沒定的時候,阿耶就打算每人在這兒預備一所避暑的別院,派人跑遍了終南山,圭峰山這一帶風景最好,主要是下麵那裏的高冠瀑布,是本朝岑嘉州詩稱‘岸口懸飛瀑,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的所在,所以就在紫閣、大頂、淩雲、羅漢諸峰上邊選址建起別院來,當然也不隻是女郎們有,郎君們也是委屈不了他們的。”薛氏麵露追憶之色,悠悠道,“你外祖父家也是本朝望族,贈與子女的別院當然不會差到哪裏去,但你四舅舅為人挑剔,所以向你外祖父請求他的這所要自己做主來建,你外祖父允了他,這座紫閣別院,是他親自籌劃設計,裏麵一草一木都是他親自指揮安置的。”

元秀奇道:“那為何……為何……”

“為何這會到了你們兄妹手裏,而不是被抄沒?”薛氏反問道,“隻因這兒才做好,你母後就被賜婚先帝,你四舅舅與你母後感情極深,便將這座別院送給了她做嫁妝,後來麼,你母後西去,這兒自是留給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