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來的快,到了晚間便轉為淅瀝,在竹樓內聽起來其聲如磬如缶,翌日醒來,但見山色空蒙,四周草木尤其的新鮮,翠色欲滴。
采藍采綠按時進來伺候,元秀懶洋洋的起了身,讓她們商量著梳了垂練雙髻,不飾珠翠,隻像上回在樂遊原上一樣縛以彩緞,淨麵之後,取螺子黛描了眉,點了一滴唇脂,便算作裝扮好了。
如此換上了杏子黃底掐絲繡鵲訶子,下係粉綬銀泥藕絲裙,外麵鬆鬆的罩上了牙白撒繡翠色如意紋的半臂,腰間束著秋香色厚緞鬆紋玉勾帶,薛氏在旁端詳片刻,道:“雖然俏麗,但身為帝女究竟太素了些,在珠鏡殿倒是無妨,這裏是別院,就算不顧及著郭旁這幾人,禁軍瞧見了也難免失了氣勢,到底還是加些首飾的好。”
薛氏這麼說了,采藍、采綠自然無不應從,當下打開銀鎏金神獸寶相花紋銀盒取了一隻赤金嵌多寶項圈,這隻項圈通體赤金打造,飛鳳盤牡丹的精金底座上以黑曜石嵌出一雙栩栩如生的鳳凰眼眸,又以黃晶石並紅寶石嵌成火煉金丹之形,鳳凰周身卻是分層以青金石、碧鬆石、紫水晶、瑪瑙等,華貴非常。在項圈最下麵,還掛著一塊兩寸大小的藏蜂琥珀。
但見微褐的琥珀內一隻蜂兒須翅俱全,儼然隨時振翅可飛。
接著又取了一對包金獸首白玉鐲子,這對鐲子是文華太後所留,玉色無瑕,純淨剔透,如冰如雪,接頭處卻包著純金打成了獸首張口相銜之狀,上一回燕九懷在長安街道上不請自入馬車後,頭一眼就盯住了它不放。元秀這會看到這對鐲子想起此事,嘴角不由撇了撇。
等薛氏滿意了,元秀便迫不及待的吩咐采綠去取弓來:“樂遊原上遊人太多,獵物太少,咱們既然到了終南山裏,可不能隻顧避暑……”
她還沒高興完,便見采藍和采綠相視一笑,異口同聲道:“阿家,這會還在下雨呢!”
元秀頓時大為失望,雨天弓弦鬆弛,這是常識,走到窗邊去看,果然,外麵飄著牛毛也似的絲雨,她還當是晨起天色尚且朦朧,卻不想是雨至此未停。薛氏見她失望,笑著在旁建議道:“阿家用過早膳後,不如先在別院裏轉一轉,到了明日若天晴了,自可出去射獵。”
到紫閣別院來,固然最初是為了薛氏懼夏的緣故,就元秀自己,卻還是為了射獵,這會被薛氏勸了一番,才振作精神,道:“這別院也不很大,我看也沒什麼可瞧的,不如先在附近轉一轉,看一看地形。”
見她一門心思還是放在了射獵上,薛氏也不阻攔,隻是叮囑道:“我還有些沒緩過來,你去請袁統軍帶人陪你看,別院附近自然是沒有什麼猛獸的,但這時候蛇蟲已經出沒,再者雨天地上潮濕,別滑到了。”
元秀便道:“我穿朝靴出去就是。”
商議罷了,采藍擺上早膳,元秀用過,召了袁別鶴過來,說想在別院附近走一走,袁別鶴便點了兩人並自己親自陪同,這時候長安暑氣已經滿室,山間卻是一派的宜人。元秀將采藍留在別院陪薛氏,自己隻帶了采綠替她打著傘,袁別鶴三人卻著了蓑衣,山林之間獨有的清新終究勝過雨後泥濘帶來的不便。
元秀不知不覺,帶頭向峰頂攀緣而去。
轉過了一座山石,采綠因手酸換了一把,卻聽元秀輕咦了一聲,但見前方衣袂飄飄,兩個秀麗的女婢簇擁著一個烏衣女郎恰好下山來。
紫閣峰上不隻紫閣別院一座,元秀自是清楚,不過她也沒想到自己頭一回出來就遇見了其他人,那烏衣女郎居高臨下,也恰好看到了她,怔了一下,便朝她友好的笑了笑。
這主仆三人看起來十分瀟灑,手中連傘也沒有一柄,就這麼冒著細雨氣定神閑的負手下山,元秀心下羨慕,也朝她點了點頭,略略側身讓出路來。那烏衣女郎嘴角更上勾了些,微微頷首致謝,目光掠過元秀身後之人,在其中一名禁軍身上頓了一頓,但很快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