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賢太後(1 / 2)

元秀深深吐了口氣——這麼說,楊太妃與羅美人過不去,應是受了自己的生母文華太後指使?但李儼真正對豐淳的儲君之位造成威脅時,文華太後早已甍逝,畢竟豐淳誕生後的七八年固然被冷遇,可他九歲時即被立為儲君,一直到了文華太後甍後數年,羅美人寵愛不衰,誕下了繼宜安公主之後憲宗皇帝的第六女嘉城公主,雖然還是美人的位份,憲宗皇帝卻特許她的份例按著芳儀來。

那時候李儼也越長越肖憲宗——李儼真正讓豐淳感到壓力的是,王妃陶氏與杜青棠的關係。杜青棠在憲宗朝的權勢,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形容再也沒錯,別說眾多皇子帝女,便是豐淳那時候每每與他會麵時,未嚐不汗濕重衣!

杜青棠的族妹之女被指為李儼正妃,東宮即將易主的消息差不多是立刻傳了出來!元秀依稀記得那時候薛氏每日都要親自去三清殿中進香,為豐淳祝禱,她不帶上元秀,是因為怕豐淳一旦當真被廢,將來李儼上位,會因此事對元秀不滿……

“楊太妃似乎沒有這樣高義,母後在時,她或者懾於母後的身份,不得不聽話,可母後去了,她難道還會甘心為母後所用,拿他們母子三人的前程替五哥打算?”元秀心念幾轉,最後搖著頭道,“她與羅美人結怨,必定還有內情,這個內情你莫非是不打算告訴本宮了?”

“阿家聰慧,老奴豈敢隱瞞?”霍蔚苦笑著道,“實際上老奴也是如此認為的,阿家那時候年紀小想是不記得了——當初,文華太後才甍,今上與阿家正傷心的時候,楊太妃借口拜別太後,可是成日裏往立政殿上跑的,有幾回,老奴還親眼看到了楊太妃俯地痛哭,卻趁著沒人注意,偷偷的留神幾下、榻底,仿佛是在尋什麼東西一樣!”

元秀皺眉想了想:“這麼說,母後手裏當另有什麼把柄拿住了楊太妃,這才是楊太妃後來依舊要與羅美人翻臉的緣故?”

“老奴也是這麼想的,當時文華太後身邊最親信的幾人都自願隨殉,老奴在他們殉前都曾悄悄問過此事,隻可惜文華太後的貼身女官並當時太後最信任的內侍皆是在太後去後就自縊隨去,其他人對此事也不甚清楚,不敢瞞阿家,老奴後來也曾悄悄找過幾回,無奈什麼也沒找到,甚至還擔心莫不是叫楊太妃已經取了走?”霍蔚苦笑著道,“如此忐忑到了今上繼位才放下了心,隻是楊太妃當初在找什麼,而她究竟有沒有得手,老奴卻真的不清楚了——實際上楊太妃當時與羅美人過不去也沒有占到什麼便宜,翟公公的那件事上,當時憲宗皇帝已經做出了決定,以老奴來看,楊太妃怕也隻是落井下石罷了。”

元秀凝眉深思片刻,卻搖著頭道:“假如母後當真為五哥計算深遠,若是手裏有了楊太妃的把柄,又豈會叫她輕易拿了去?母後久為中宮,當初雖然是難產而……亡,但難產時本宮與今上皆年幼,母後人在產房,也未必不可能不替本宮與今上多想一想,再者,楊太妃對那翟姓內侍所作之事看似落井下石,但據你所言,她與羅美人不和已久,若不是這裏麵有旁的緣故,羅美人當時挾六哥得先帝寵愛之勢,可謂風頭無兩,本宮記得,有段時間就是昭賢太後見著了她也是讓著三分的,三哥他生來平庸,早早就與大位無緣,楊太妃做什麼還要去得罪羅美人?”

聽了元秀的話,霍蔚沉吟道:“阿家說的也有道理,隻是老奴委實不明白,那把柄究竟是在誰的手裏?按理說,太後她最應該交給今上,但今上是進不了產房的,何況今上若是有此物在手,怕是早就用上了,有楊太妃母子三人出來攪局,今上當初也不必那樣艱難!如果不是今上,而太後近侍大多殉葬……說句狂妄些的話兒,當初文華太後身邊留下來的人裏,最最親近的無非是薛尚儀與老奴,可老奴問過尚儀,尚儀也是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