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1 / 2)

“當真?”聽霍蔚這麼一說,珠鏡殿眾侍都是大喜,原本按著本朝的製度,帝女皆為公主,帝之姊妹為長公主,帝姑為大長公主,像平津那樣,在憲宗皇帝時就得封了長公主,是因為憲宗特別疼愛長女,破格晉封她的緣故,原本憲宗皇帝駕崩,豐淳繼位,論理也要為諸多姊妹晉封,隻是一來今年才是豐淳第三年,憲宗皇帝的孝期出了才不久,二來豐淳膝下有三子而無一女,帝之姊妹的冊封自也不急,加上從年初時候昭賢太後甍逝,接著四月裏五位妃嬪入宮,五月裏又是嘉城公主生辰,又是昌陽公主下降,六月難得清閑一些,七月就是元秀及笄……禮部忙得不可開交,豐淳既然不提,自然也就暫時不給自己多找事情做了。

禮部故意裝作不知道,除了不想在忙碌時多事,也因為憲宗時就得封長公主的平津才因為私德有虧被豐淳削去了長公主之銜,與宜安等回落到了公主一級,在摸不清豐淳的用意前選擇謹慎行事的緣故。

元秀本就是如今諸公主裏最得意的一個,晉封不晉封長公主自然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但豐淳這樣做本就有抬舉之意,這一點才是她地位的保證,如今聽了霍蔚的話,珠鏡殿的眾侍倒比她更歡喜,采藍笑容滿麵的一拍手,道:“奴說五郎怎麼會忽然準了趙芳儀要叫阿家來插手後宮之事?如今天氣這樣的熱,五郎焉能舍得阿家白白兒的辛苦?原來是五郎另有安排!”

“自打平津公主被削了長公主之銜,如今宗室裏麵除了兩位皇姑是在先帝才去時與昭賢太後一起被進了大長公主外,最尊貴的皆是公主,原本昌陽公主下降前,聽說還冀望五郎會在她下降時晉封,誰想出了任秋那件事,齊王怎麼說也是昌陽公主的胞兄,五郎什麼都沒提,楊太妃與昌陽公主自知理虧,自然也是什麼都不說了。”霍蔚難得遇見了可以多說幾句的時候,滿麵笑容的抄著手道,“這會咱們阿家大約會是本朝頭一個長公主呢!”

他這麼說了,元秀心頭倒是微微一動,看來當初豐淳削去平津長公主之銜倒是為了今兒做準備的?難道昭賢太後梓棺出宮後她去甘露殿上與豐淳共用晚膳,豐淳對她說笄禮的事情他已有安排——元秀心下驀然一凜!

若是那時候豐淳就已經準備好了尋借口削去平津長公主之銜——平津雖然被憲宗皇帝寵得行事驕橫跋扈,但豐淳才繼位不說,當時昭賢還新故,在那時候若為著一些小事與長姐計較,未免有失九五至尊的氣度,何況平津公主背後的盧家也不是好惹的,韋坦再怎麼浪蕩究竟是韋家的人!

而韋造,不僅僅是豐淳之師,是當朝宰相,他也是豐淳在朝中最可倚重與信任之人,當初豐淳正是靠了他才能夠將杜青棠逐出朝堂!

也就是說,豐淳若是想要為難平津,必須有一個極為正當的理由!

昭賢太後雖然是在憲宗皇帝駕崩後才由豐淳晉封為太後的,正如平津當初所言,她算不得是嫡母,可究竟是一國太後,平津自從為了韋坦與鄭斂和離起,名聲便不怎麼好,尤其是閨譽上麵,差不多是敗壞到底,這一點雖然是個短處,可是從前憲宗都忍了下來,況且本朝的帝女們私養些兒孌.童向來就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在太後喪禮中做出放.浪之舉卻大大的不然!

元秀抿了抿嘴——這件事情其實也有讓王氏恨上平津的用意,一則昭賢太後乃是王氏的族姑,平津在太後喪禮上麵惹出這樣的醜事來,即使曉得她是被陷害的,到底讓王家人不痛快的;二則,正如她當時分析的一樣,此事既然發生了,皇後首當其衝,要落一個管宮不嚴之罪!

何況此事最初的發現人還是楊太妃身邊的人!然而楊太妃最終卻沒有大鬧出來,而是使了昌陽公主把她拖下了水……元秀這會也分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壞了豐淳的計劃,還是豐淳原本就預備了後手,這打算借那個機會叫自己賣皇後王氏一個人情?

她這邊若有所思,采藍和霍蔚卻已經帶頭恭賀起來,元秀無可無不可的應了,先打發於文融去紫閣別院送信:“原本打算歇上幾日繼續回別院裏去陪大娘兼練習騎射的,如今倒是不能了,你收拾些藥材並新鮮的瓜果送上去,把事情告訴大娘,就說我若查清了此事時間還早,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