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淳皺起眉:“你要看那個做什麼?”
元秀聽出他語氣裏有些不悅,也吃不準他是個什麼意思,不過她究竟是豐淳唯一的胞妹,隻要不是與他人勾結了謀反,私下裏提出的要求逾越一些也沒什麼,便道:“忽然想看就是了,李淳風何等有名,他留下來的東西我總是好奇些的。”
“先帝曾經留下來遺言,將此物封存,不許打開。”豐淳搖了搖頭,“就連我也是沒看過的。”
元秀噫了一聲,驚訝道:“先帝居然這樣說過?”
豐淳皺起眉來問:“你是不是在外麵見到了長生子?可是那道士提到了這推.背.圖?所以你才來尋我?”
“是有這麼一件事。”元秀也不否認,“隻是沒想到先帝會提到了此事,既然先帝有言在先,那便這麼算了。”
豐淳也無意就這個話題多說,隻是溫言道:“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但眼看一個月後就是你笄禮了,如今東平與雲州都有了著落,你既然看不中王子瑕並韋維端,好歹也要有個大概的人選範圍,就是長安沒有你中意的,還有東都也有許多大家子弟,或者你要等明年春闈的結果麼?”
“三年一開的科舉,雖然每年過者不過幾十人,也沒有太希奇的。”雖然在懷宗憲宗朝都有三甲尚主的例子,如今科舉出身為仕前途是最寬闊的,但元秀還真不怎麼希奇,她現在琢磨的是如何幫助豐淳將皇權整合集中,盡快真正掌權,杜青棠的餘勢看似衰微但卻不無殊死一搏之力,否則以豐淳對他的怨恨也不至於就讓他辭了相位在家休養、連玢國公的爵位都保留了下來。
但豐淳登基好歹也三年多了,他收權和培植自己的班底也這麼久了,再拖下去,不但局勢會更加僵持,也顯出新帝的無用來,尤其豐淳前麵的憲宗皇帝那是上上下下一致交口、包括藩鎮都心服口服的英主,一度被引為與開國那幾位帝王相比。
當初憲宗皇帝雖然有嫡立嫡,但後來許多人覷著憲宗寵愛李儼,自然許多人跟著轉口讚起了李儼,李儼的生母是羅美人,在後宮之中品級並不算太高,而李儼自己在憲宗子嗣裏排行第六,非長非嫡,能夠捧他的便隻剩了一個賢字。
況且李儼生而肖父,憲宗皇帝精明果敢,自有人讚李儼大有乃父之風。
豐淳當初在這一點上不知道忍氣吞聲了多少回,如今雖然大局已定,他當然也不願意給天下留下來一個無能的印象。
隻是憲宗皇帝那般精明,卻始終對杜青棠信任有加,足見後者的能幹與精細,豐淳登基之後杜青棠立刻識趣的讓了位於韋造,接著與杜青棠交好的官吏被豐淳一再挑剔貶斥,如今杜青棠身上除了爵位什麼也沒有,杜氏五房唯一的男嗣杜拂日更是一個白身,連蔭庇都無,況且杜青棠這會雖然時常出門訪友,但多半是尋著同樣致仕的老輩,說的也是風月閑聊,若豐淳還要直接針對他,不免叫臣子寒心——憲宗一朝,杜青棠權勢之盛,這上上下下,誰人不畏懼三分?況且他還有個賢相的名聲!就是那起子自詡忠誠清廉名聲的直臣,也有許多受過他的提攜,真正追究起來滿朝文武哪個與杜青棠沒點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