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十二章 回宮(1 / 2)

齊王府的生辰宴飲散後,元秀與長孫明鏡並昌陽公主告別,帶了李佑三人回宮,到了宮中,元秀命采藍送李佑與李鑾回各自所居之殿,卻對李鑫道:“你隨我來。”

李鑫麵色微變:“九姑,不先去見母妃嗎?”

“鑫郎是郎君,雖然比鑾郎小些,可也是鑒郎的兄長呢,過上兩年也是要啟蒙隨師父上學了,怎麼還這樣粘著母妃?”元秀因他年紀小,雖然對他今兒做的事情很是不滿,卻也按捺著性.子慢慢哄著,李鑫究竟軟弱,雖然心有不甘,這會卻也不多說了。

元秀自是帶著他直奔紫宸殿,魚安源出來迎了她,問道:“阿家可有什麼急事?”

一聽這話,元秀便知道紫宸殿中有朝臣在議政,便問:“裏麵都有誰?”

“幾位閣老都在。”魚安源小聲道,“張司業並裴尚書有些衝突,大家正在勸和,如今裏麵扭打成了一團,阿家若是沒有要緊的事情不如先在偏殿裏等一等?”

元秀略一思索問道:“張明珠如何又與裴尚德打起來了,難道還是為了上回西市那邊的胡人之人嗎?”

“阿家有所不知,今年因春旱的緣故,雖然重五時候雨水開始充足,各處都有補種,但因之前幹旱的緣分想必今年秋收不會太好,而且如今許多田地都拋荒著無人耕種,因此朝中諸公裏麵有人說這都是因為夷狄胡人前來本朝行商,商賈攫利甚眾,引得本朝許多人也去行商,以至於田地荒蕪。”魚安源說著自己知道的事情,“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都以農為本,因此當初鄭家郎君之事如今卻是越發的鬧大了。”

朝堂上麵的事情元秀鮮少公然發表意見,如今聽了也不禁一皺眉:“本朝開國之時萬國來朝,胡狄之人入朝為官拜將者比比皆是,如今還有諸州長官並邊鎮節度使有胡人充任,旁的不說,河北三鎮裏麵的賀家祖上數三代便是胡人,這是我夢唐泱泱氣度,更何況胡商富裕,難道貞觀、開元時候我唐人就貧病不成?莫非如今竟有人要以西市之事為借口,打算逐胡?”

魚安源聽出她語氣裏的惱怒之意,陪笑道:“奴愚鈍,也不太聽得懂幾位閣老之間的爭論,隻知道如今張司業是堅持認為本朝自定鼎以來視漢胡如一家的,而裴尚書等幾位卻以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元秀想了一想對他道:“不知他們這番爭論今兒可能夠有結果?”

“以奴看怕是未能。”魚安源如實道,“這幾日來幾位閣老已經是反複爭論,禦前動手都是第二次了,隻是第二日上個請罪折子來也是繼續,今兒才開始動手,怕是還有不短的時辰磨著呢!”

“那麼本宮先送衛王回大福殿,你告訴大家,今兒衛王有些不妥,若大家政務處置後有暇不如去大福殿探望一二。”元秀想了想道,魚安源忙答應了,看了看李鑫除了沒什麼精神外並無異常,便笑著道:“未知衛王殿下何處不適,一會大家若是問起奴也好據實稟告。”

元秀看了一眼李鑫,後者正低頭垂目的望著麵前的地麵,她心裏歎了口氣,對魚安源道:“今兒衛王累著了,旁的讓大家自己問他罷。”

魚安源答應了,元秀便也不在紫宸殿停留,重新攜李鑫回了車上,吩咐於文融先去大福殿,路上李鑫默默的,但神態卻輕鬆了許多,元秀也不知道曹才人將唯一的兒子養成這個樣子做什麼,她想了想問道:“鑫郎,你今日往自己身上澆那瓢水究竟是誰的主意?”

李鑫原本輕鬆的神色不由一愣,元秀見狀皺起眉:“是有人教了你?”

李鑫卻閉著嘴不肯說話,他正想著這個姑母會怎麼來對付自己,元秀盯著他看了一看卻沒有再說話。

大福殿前曹才人已經等得急了,看到李鑫頓時雙眼放光,被秦才人推了一把才想起來給元秀行禮:“鑫郎年紀小,妾身愚鈍也不知道該如何教導他,今兒給阿家添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