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裏的貓(1 / 3)

地下室裏的貓

小姑娘最初說起那隻貓的時候,媽媽並沒有在意。小姑娘說:“媽媽,咱們地下室斜對門那間,進了一隻貓。”

媽媽說:“嗯,進了一隻貓。快吃吧,菜別涼了。”

小姑娘和媽媽正吃午飯。小姑娘夾了兩口菜,說:“它出不去了。”

媽媽說:“嗯,出不去了。”

小姑娘說:“它哇哇叫。”

媽媽說:“嗯,哇哇叫。”

小姑娘為媽媽的漫不經心有點不耐煩,語氣加重加快了:“它不停地叫呢。”

媽媽說:“啊啊,是嗎?它為什麼要不停地叫?”

小姑娘生氣了:“它出不去了呀!”

媽媽說:“哦,出不去了,出不去了。它為什麼出不去了呢?”

小姑娘氣惱地蹾下了飯碗:“那家沒人住,地下室沒人開門,它當然出不去了!”

“哦,哦,”媽媽說,見小姑娘不肯吃飯了,不得不重視起她的話題,“那是7號吧,咱們地下室斜對門靠裏間那家,對,是7號,咱們這個樓裏就這家還沒有住人了,都好幾年了,買了房子卻一直不來住,人家肯定是另有住處,買房子就為升值,如今啊,這房子可真是漲得厲害。快吃飯吧。可是,可是那隻貓,它能進去怎麼卻不能出來了呢?”

小姑娘覺得媽媽有點弱智,但畢竟態度已經嚴肅了,就原諒了媽媽,重新端起了飯碗,並向媽媽解釋:“它是從窗子進去的,從窗子外麵進去容易,可要想從裏麵出去就難了呀。”

“哦,對,對對。”媽媽恍然大悟,不用再做更多的解釋,媽媽明白了。她們居住的這所樓的地下室是半地下結構,地下室的小窗子,在外麵隻比地麵高出一尺,所以一隻貓要想由窗外跳到裏麵來,那是相當容易,但跳進裏麵之後想再跳出去,就又有了相當的難度,現在從窗子到地麵有一米半高了。那家沒有住人,地下室裏空空如也,沒有可以借助攀援的雜物。如果我們做一下試驗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貓不是百分百都有一下子跳起到一米半高的本領,想來這隻誤入的貓也不具備這個本領,所以出不去了。還有一個疑點,窗子上不是有玻璃嗎?一隻貓怎麼會輕易破窗而入呢?隻有一個解釋,窗子上沒有玻璃。窗子上為什麼沒有玻璃呢?當然是人為的,原本是有的,現在沒有了。去年,小姑娘家的窗子就被砸掉過,丟失了裏麵的雜物,估計是讓小蟊賊偷去賣廢品了,因為價值不足百元,也沒有報案,小姑娘家用一塊鐵板處理了善後,把窗子從裏麵釘死了,想來這家的窗子也是類似的命運。至於為什麼裏麵並沒有雜物可偷還要砸窗子,可能有三種解釋:一是蟊賊沒有看清,以為裏麵有東西;二是看清了裏麵沒有東西,出於失落和憤慨所以砸窗子;三是砸得順手了,砸完了小姑娘家就砸那家,也沒管裏麵有沒有東西。

或者還有第四種可能:那就是蟊賊被冤枉了,砸窗子其實隻是淘氣的小孩子所為。但不管怎麼樣,如今的現實是,一隻貓掉進去出不來了。

事情的來龍去脈鬧明白了,母女間的對話也該結束了,小姑娘似乎還有話說,但這時飯已經吃好了,中午時間是有限的,還有二十分鍾就該上學了,媽媽起身去為小姑娘整理書包,把下午不用的書本掏出來,把要用的書本裝進去,放一小袋不帶殼的零食,把水瓶灌好了水。小姑娘呢?像往常一樣,趕緊跑進衛生間,漱一漱口,洗一洗臉,擦一擦油,再解一個手。解手的需要並不迫切,但很有必要,在家裏解了就可以在學校減少一次,這樣可以在學校裏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這是有好處的。

這些瑣碎都做完,小姑娘就該背起書包上學了,不能再耽擱,否則就有遲到的危險。身為中國學生,遲到了可不得了,遲到了就會被值日老師逮到,被值日老師逮到了,就會被班級扣分,被班級扣分了,就會被班主任瞪,被班主任瞪了,就會被有集體榮譽感的同學瞪,被同學瞪了,就會被孤立,被孤立了,就會日子很不好過,日子很不好過了,就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了,就會學習不好,學習不好了,就會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了,就會將來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工作了,就會男人娶不到好老婆女人嫁不到好老公,男人娶不到好老婆女人嫁不到好老公了,就會養育不出好子女,養育不出好子女了,生命就會失去意義了,一隻蝴蝶在裏約熱內盧扇動了一下翅膀,於是在北京掀起了一場風暴,你看身為中國學生,這隨便遲到的危害有多大!所以小姑娘不敢遲到,因此沒有再與媽媽進行有關這隻貓的話題。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那隻貓還在地下室裏。

第二天中午吃飯時,小姑娘又提起來了:“媽媽,那隻貓還在叫呢,一聲聲地,好可憐呀。”

媽媽說:“哦,還叫呢嗎?我這兩天沒去地下室。”這兩天是雙休日,媽媽不用去地下室裏推車。

小姑娘說:“叫呢,聲音都變了,可慘了。”

媽媽說:“讓它叫吧。”

小姑娘說:“不能幫幫它嗎?”

媽媽說:“怎麼幫?那家人不在,那間屋誰也進不去。別說它了,快吃飯吧。”

小姑娘遲疑著說:“可它叫得太慘了,太慘了呀。”

媽媽不耐煩了:“它叫它的,關你什麼事?咱也管不了,沒法幫它。你隻管好你的學習吧,這與你沒關係!”

小姑娘不說話了,默默地吃飯,吃完飯跑進衛生間,漱一漱口洗一洗臉擦一擦油,再解一個手,就去上學了。如果這事確實像媽媽說的那樣,與小姑娘沒有關係,我們這個故事就該結束了。可是這事卻偏偏與小姑娘扯上了關係。

第二天早上,小姑娘不肯去地下室裏推自行車了。小姑娘像往常一樣背著書包出門,下樓梯,本來應該去地下室裏推了自行車騎了車子去學校,可是過了兩分鍾,媽媽卻聽到小姑娘急急地按樓門的對講鈴,趕緊接了,原來是小姑娘叫媽媽下去給她推車子。

來不及細想,媽媽趕緊下樓去,見小姑娘等在樓門口,因為怕遲到而顯得很焦急,媽媽一邊走一邊問:“怎麼不自己推車子?”

小姑娘小聲說:“怕貓叫。”

媽媽來不及理論,趕緊跑去地下室給小姑娘推出了自行車,小姑娘騎上車子跑了。媽媽在後麵追了一句:“怎麼這麼膽小!慢慢騎,別急——”

媽媽原地呆了呆,急然意識到剛才去地下室時,聽到那隻貓叫得是挺慘的,就回身去了地下室,她想聽聽那隻貓到底在怎樣地叫,剛才隻顧了推車子,沒有細聽貓叫。

媽媽進了地下室,在曲曲彎彎的過道裏,往裏麵走了一段,聽到了貓叫。一開始聲音是細小的,沒覺得怎樣,可是再往裏走,拐一個彎,再接近自己家地下室時,那貓的叫聲漸漸聽得清晰了,盡管媽媽有心理準備,卻還是聽得心尖一顫。

“喵——”仍然是貓的叫聲,可是聲調卻是媽媽從來沒有聽到過的,那聲調尖厲、淒慘、絕望、無助,讓人聽上去心裏發緊,心尖顫動。平常貓的叫聲是兩個音節相連的,“喵喵,喵喵。”而這隻貓此時隻發出一個音節“喵”,而且持續地發出來,或短或長,“喵!”“喵——”“喵——”“喵!”聽到有人來的腳步聲,貓叫出的聲音更大更急促了,“喵!喵!喵!”聲調裏在絕望無助中添加了求助的成份。這是一種讓人聽了受不了的聲音,像有一根針一下一下地刺你心尖中最柔軟的部分。

媽媽逃也似的出了地下室。她的胸腔裏難受得很,怪不得女兒不肯進去推車子呢,這貓叫得確實太讓人受不了啦。

媽媽也是個善良的人,從地下室回來,一邊上樓梯,一邊在心裏想好了應該給物業打一個電話。

回到家,等到物業差不多有人了,電話打過去,如此這般跟物業一說,要求物業想辦法救助這隻貓。物業那邊接電話的女子有禮貌地說:“好的,我們馬上通知那家人,讓他們把貓放出來。”

放下電話,媽媽鬆了口氣,就去上班了,今天是星期一。去地下室推自行車時,又聽那貓叫,真是讓人心裏發緊。

中午下班時,那貓還在叫,顧不得多想,趕緊回家做飯。飯剛做好,小姑娘在樓下按鈴叫她,小姑娘放學回來了,卻不敢推車子去地下室,而車子又必須放進地下室,放在外麵有被偷走的可能,這個小區丟自行車可不是一輛兩輛了。真添麻煩!媽媽趕緊下樓去幫小姑娘放自行車,那貓當然還在叫。放好了自行車,小姑娘在樓梯口等著媽媽,問:“還在叫嗎?”

媽媽說:“還在叫。我已經給物業打電話了,可他們還沒有過來。”

中午上學時,媽媽跟著小姑娘下樓,幫她把自行車從地下室推出來。

晚上,貓還在叫。也就是說一整天過去了,問題還沒有解決,媽媽有些生氣,給物業打電話,但物業已經下班了,這個小區不大,物業不值夜班。隻好等到明天再打。到了小姑娘下晚自習回家的時間,媽媽提前等在樓門口,幫小姑娘把車子推進地下室。貓還在叫,在夜晚裏顯得比白天多了一層瘮人。

第二天早上媽媽當然也得幫小姑娘去推車子。送走了小姑娘,媽媽又往物業打電話,問他們為什麼昨天沒有解決這隻貓的問題。接電話的還是昨天那個女子,仍然有禮貌,先是表示了歉意,然後解釋說找不到那家業主,業主留的電話已經變了,聯係不上,因而這個問題無法解決。

聯係不上就無法解決?媽媽不接受這個回答。

物業女子說聯係不上當然就無法解決了,隻有業主自己能打開門放出那隻貓,別人做不到啊。

110呢?找110不行嗎?媽媽說。

找了,110也說沒辦法,咱們小區地下室的窗子太小,人爬不進去,要不他們倒是可以爬進去把貓抱出來。

那,把門鎖砸開不就行了嗎?媽媽說。

砸鎖?誰砸?除了業主有權砸自己的門鎖,別人無權在沒有主人授權的情況下砸別人的門鎖。這是受法律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