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小朔自從如獲珍寶的讀著那本貴人的書,就整天當做自己的使命,恰巧回來了一位告老還鄉的先生,剛好這位先生也帶人極好,喜歡和孩子嘻哈,也許因為此,更一步為小朔做下了成功道路的鋪墊,說成鋪墊,更可以說出“貴人”,因為正是遇見“貴人”才能成就一個在貧困中還始終掙紮的女孩,那微薄的知識而又深藏謀略心計的書本正是小孩和先生,朔兒和皇宮的一道橋梁,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更是留給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更是貧困子弟的心中的那一份執著和希望~~~至少在朔兒的命運中是這樣的,就是這樣的上演著......
轉眼間,朔兒已經15歲,到了那花容月貌的年齡,女兒大了,心中就有了些心事,最近常常和那個甄泰時時一起讀書,所謂的讀書也就是一起翻閱那本算命先生的那本充滿謀略,充滿智慧的書。母親對女兒的心事,一點不知,整天去幫富人家的縫縫補補的貼補家用,緊靠家裏漢子的那點苦力錢,是不夠的...誰知那位甄泰是為癡情種,對朔兒更是好感連連,可是朔兒卻始終當成哥哥般的嬉笑怒罵,也許是從小見父親麵少的原因吧,希望有個大哥哥的照顧,但是隻是照顧,沒有其他的什麼的。甄泰倒也是個君子,也是隻是幫助未言其他~~~
也許這正是許多女子成功的一部分因素吧,天底下就是有那些為自己付出,而默默無語的男人,不能說女人的成功靠的是男人,但是誰又不喜歡有“那些人”默默的支持著,喜歡那份執著的精神~~~
自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族的過程中,創立了八旗製度,清入主中原後,旗人又有八旗和內務府包衣三旗之分。八旗含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共二十四旗,清以此為統治的鏈條;內務府包衣三旗則地位不同,即是清皇室的奴隸。其各自所出的女子都稱為秀女,但挑選的方法和宮中的職位和待遇是有著差別的。八旗秀女,為皇後妃嬪之選,包衣出生的女子則是大多數,宮中雜役,曆代中的辛者庫,就是這些女子的常見歸宿,其選定也是歸內務府管理的,所以許多宮女和太監是有性命之憂的關聯的,曆代宮女之中許多宮女就是未到出宮年齡,死在哪些未收到好處的太監手裏。
這看似和朔兒沒太大的關係,可是命運就是那麼的捉弄人,本來說不定平凡一生的女子,卻因為愛情走向了那條不歸路,愛情有錯嗎?朔兒有錯嗎?選秀有錯嗎?什麼都沒錯?錯的是當朔兒有了愛情,選秀麵臨了窮家小女孩,愛情遭遇親情,一些一些都聯係在一起了,那就錯了......時間不對,角色不對,父母之命所迫,禮教之教義......種種的種種......母親做縫縫補補的那家恰好有位如花死玉的女兒,和朔兒差不多大小,屬八旗,正直選秀,可是此女從小嬌生慣養~那是寧死也不去伺候那個陌生的男人,即使他是至高無上的皇上,她追求的是那份純潔的愛情。
那天母親拿著一份禮品高高興興的回家了,一進門就喊著:“朔兒,在家嗎?看娘有禮物給你......”
說著就打開那帶喜字的封皮,朔兒正在桌子邊讀那本史記,“誰家的辦喜事了”
“還有誰家的,就是那張大人家,女兒出嫁,男方挺中意的,就是家境差了點,不過她家女兒願意,父母也就答應了......那個甄泰,真算個有福之人了~”
“誰?是王二嬸家的那個......”
“對,就是,你怎麼知道~~~”
“難道你的那本書有知曉婚事的~”母親打趣道。
朔兒,此時猶豫刀絞,心中不知道怎麼的就是不是滋味,那位“哥哥”娶親,應該高興,可是為什麼就是高興不起來。朔兒無暇顧及母親的問話,一個人回到自己的房間,回憶起那和甄泰的一幕幕,那雨天摔倒了的情景,那被其他富家公子欺負甄泰挺身而出的情景,那自己被母親罵,被人誤會,那甄泰在一旁勸慰的情景......總之,此時的甄泰在朔兒心中就是她要找的那個人,那個她依靠的人,她此時才知道她不能失去她,不能失去那個男人......人到失去時候才懂得珍惜,朔兒也不例外,平時不在意的她,此時意識到了,那位平日裏“依靠”,是她終身依靠。雖然,甄泰未表白,但是她看得出來,她覺得一試,此時的封建禮教在她的麵前已成枷鎖,她能否在甄泰麵前展露自己的心聲,到底是“好妹妹絕處逢生”,還是“壞哥哥妄稱好人”?愛情在金錢麵前能否持久的堅持站在朔兒之一邊?命運的天平到底是怎麼樣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