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朔兒的床上為什麼會有一盒不屬於自己的首飾,難道被那位官兵所說的賊就是朔兒?她想出逃?還是遭人陷害,陌路相逢的人,就在一夜之間就要除掉朔兒,倘若被陷害,陷害她的人,又有著怎樣的企圖呢?
“這是哪位小主的玉床?”那個帶頭的官兵狠狠的說到。
朔兒坦然的站了出來,其他小主們在後麵的指指點點,有的幸災樂禍,有的對這位“賊”表示同情,有的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那一邊打扮自己。朔兒辯解到“我剛剛起來時候,這還沒有,不知道是誰放在這兒的,我...我...”朔兒被這突如其來的質問的支吾住了。
“帶走,上內務府去在細加審問......”
招數很舊,但是奏效,那些官兵隻顧抓人,哪管他人死活,再說了,在那冷冷的宮闈誰會在意多一堆白骨,當事人更是說不清,雖然在場的人很多,可是正所謂明哲保身,誰會為了一個陌生人去做些得罪人的事,如果有人站出來,一來得罪了陷害朔兒的仇人,二來為自己添加了一個競爭對手,試問一般人會去嗎?何況在那冷酷的宮闈,冷血,是讓自己免受對手的血腥;無情,隻為自己的兒子活命;殘酷,為了能多感受一點丈夫的溫存。更多的是許多人不知道朔兒到底是被陷害的,還是就是個“賊”?
就在這時正義的聲音出現了“且慢,朔兒是冤枉的,你們怎麼就單憑這一盒首飾就斷定一個人的人品好壞,這樣夜太草率了,這天子廳堂怎容得下你們這麼的糊塗抓人,要是大清人人向你們這樣,大清就會垮下去,皇上要是知道你們這樣的草率,定饒恕不了你們這些人的。”說話的這人,看著是柔弱的小女子,說起話來,句句在理,在場的“素琴姑姑”,霎時間,愣住了,誰都未想到一個女子能說出這番話來,這話倒是想出自大學士之口,女子無才便是德,講究的是三從四德,怎麼會對從一點小事上聯係到國家大事,甚至整個大清的國運。細看這位女子,乃文靜典雅,非平常女子所能比擬,說話時,一顆牙齒有點稍露,卻毫不減少美麗,反而讓人體會那種在深山老林中一方瀑布,清流而下,恬靜,淡雅,一身標準的旗裝更存托出那種身材的玲瓏翹質。朔兒認識這人,這人名叫年秋月,昨天晚上還向朔兒借閱了一會兒那本《史記》,未想到“一書之恩”竟救了自己,雖然朔兒從小也算飽讀史記可是,實戰經驗太少了,在這後宮毫無硝煙的戰爭中一不小心就能摔得粉身碎骨,就算是深懂心計的人也是不能時時的控製住局勢的變化,局勢千變萬化,在爭鬥中的人每一刻都可能掉下那看似溫柔的陷阱。這位年秋月,自幼跟隨哥哥讀書,兄妹兩常常讀書到深夜,哥哥頗有才識,妹妹在其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感染,而這位說話的年秋月並不是哪位小主,而是一位服侍的宮女。
“我看見了是亞珍小主自己把東西放進了到這位小主的被子裏麵的,朔兒小主是被陷害的。”秋月理直氣壯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