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廢後胡氏(1 / 2)

宣宗見胡皇後一副病容,臉不洗頭不梳,不化妝的樣子就像個黃臉婆。最可惡的是,居然胡皇後揣著明白裝糊塗,便有些不耐煩了,他收起了笑容,板著臉對她說:“皇後做事也太小氣了吧,朕的意思是讓你給我們的皇兒一個名分,皇後是個聰明人,難不成連這點意思都搞不懂嗎?”

胡皇後見宣宗立場堅定,自己沒有辦法,隻得含淚點頭。

於是,第二天,胡皇後不得不主動上表,請求宣宗“早定國本”,盡快冊立皇太子。

接下來,孫貴妃不免也要做一番假惺惺的表示了。

她緊接著也上了一份表章,故意推辭說:“皇後無子是因為身體不好,隻要病一好,自然能夠生下嫡子來。我的兒子怎麼能夠占嫡子的先呢?”

於是,群臣一看,這孫貴妃生下皇子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居然還如此謙虛,便群臣聯名上表,也請求冊立皇長子為太子。

接下來,當然是宣宗“從善如流”,答應皇後和群臣的“強烈要求”嘍。

小兩口的雙簧戲就這樣演出成功了。

宣德三年正月,宣宗大祀天地,隨之而來的二月初六,他下詔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

這位皇太子是明朝最小的皇儲,入居東宮時雖然號稱是“兩歲”,並且確實過了一個新年,實際上僅有兩個月零二十五天的“年紀”。因為他實在太小了,所以就連太子冊寶都是由他人代領的。

在冊立了這位皇太子之後,宣宗廢胡皇後的心情便越發迫切了。

這次,他沒有去問母親張太後,因為他知道張太後是不可能答應他的。他想要堂而皇之地得到大臣們的支持!因為孫貴妃已經生了皇長子,大臣們站在皇儲的立場上,應該鼎力支持才是!於是他召來親近的重臣,商量廢後之事。

以楊榮等大臣認為但廢無妨,並舉出宋仁宗降郭皇後為仙妃的舊例;

然而另一些大臣楊士奇等人認為仁宗廢後是一生汙點,更何況以宗法製度而言,嫡後無子根本就不成其為被廢的理由。

這一場討論兩方意見針鋒相對,毫無進展。

爭辯結束之後,看見宣宗廢後決心已下的楊榮決定拍馬屁就要拍大力一些。回到家裏,他立即挖空心思寫了一份奏折,挖空心思地、洋洋灑灑地列出了皇後非廢不可的二十條“罪狀”,包括什麼“長得醜、長期病、說話粗魯”等莫須有罪狀,然後得意洋洋地呈交給了宣宗。

沒想到這個馬屁拍到了馬腳上。宣宗雖然對胡皇後薄情,但是絕對還不曾到絕情的地步。奏章還沒看到一半,他就已經怒火中燒了,大怒道:“皇後也是可以汙蔑的嗎?她絕不可能做出這些事情來!”

是啊,皇上一看到“長得醜、長期病、說話粗魯”就冒火——

這不是赤裸裸地否定了先帝的審美眼光了嗎?我宣宗的皇後好歹也是全國範圍內千選萬挑出來的美人啊,怎麼被這家夥說得如此不堪!他還給不給我這個皇上麵子哦?真是“瓜兮兮”沒腦子的一個蠢貨!

楊榮碰了一鼻子灰,不敢再吱聲了。

楊士奇見宣宗罵了楊榮,隨即進諫道:“廢後乃非常之事,非國家之福。宋仁宗因一時急性廢後,以至終身追悔。請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