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7(2 / 2)

年齡稍長,謝淩雲發現,官家小姐的生活並不輕鬆。白天她要跟著寧夫子學讀書寫字、學規矩禮儀;還要跟著母親學其他本領。晚上她練習內力之餘,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輕手輕腳離開房屋,在花園練武。

日子一天天過去,直到那天薛氏感歎著該給十四歲的謝萱相看人家了時,謝淩雲才驚覺,她自己已經十歲了。

她更驚訝的是,才十四歲就要相看人家了麼?江湖兒女,十八.九歲還未出嫁的大有人在啊。

九月初,綏陽縣搬來一戶姓陳的人家,就在縣衙的臨街。謝律去拜訪陳家家主,帶著一身酒意回了家,拉著妻子的手:“琬琬,咱們回不了京了,回不了京城了……”

薛氏一麵安撫他,一麵輕聲詢問,方知這位陳家家主是太子太傅,堅定的太子派,不知什麼緣故,竟告老還鄉了。

還能有什麼緣故?肯定是太子一派已經毫無希望了啊。

薛氏柔聲安慰丈夫,心裏卻想,大不了不做官就是了,難道辭官之後,還不許他們回京麼?但這話自然不能對喝醉了的丈夫說。

這些年,謝律多方運作,想調回京城去。然而可惜當日是聖上金口玉言,說他的才能隻堪為綏陽令。十五年過去,他連調任都不曾。當初他是太子伴讀,如今太子屢遭聖上訓斥,儲君之位也不知是否能保住。這回謝律自己都死心了,可能他就是一輩子的綏陽令了。

謝律清醒後不再提此事,隻叮囑妻子早些給萱兒相看人家。

謝萱已經十四歲,耽擱不得。

薛氏應承下來,她首先考慮的就是陳家兒郎。謝家與陳家交好,又同屬太子一係。陳大人膝下有兩子,長子任禮部侍郎留在京城,次子攜家小隨父親回了綏陽老家。這位陳二老爺膝下可就有幾個跟謝萱年齡相當的兒郎呢。

沒幾日,陳家二太太就遞了帖子請薛氏過去喝茶。薛氏想了一想,帶著三個女兒一同前去。

陳家二太太娘家姓汪,四十來歲,相貌和善。她拉著謝家姑娘的手,左瞧瞧,右看看,喜歡得不得了。

謝淩雲被她攬在懷裏,充分感受到了這位陳二太太的熱情。

陳二太太還褪下了手腕上的瑪瑙鐲子,硬要往她手上套。

謝淩雲不敢運內力相抗,就巴巴地看向母親,見其點頭,才收下道謝。再一看兩個姐姐,手上或是頭上,也多了些首飾。她們站在一邊,聽陳二太太回憶還在京城時與薛氏交往的趣事。——謝淩雲不解她們為何發笑,明明沒什麼好笑的啊。

薛氏有些不自在,其實在京城時,她與陳二太太交情隻是泛泛;細算起來,勉強沾親帶故。然而聽陳二太太的說法,仿佛兩人是閨中密友一般。不過,她們這也算是他鄉遇舊友了。

兩人敘了一會兒往事,陳二太太忽道:“妹妹瞧我這記性,這麼久了,竟然忘了讓孩子們來拜見嬸嬸。”

“使不得,使不得……”

陳二太太按了按薛氏的手,笑道:“妹妹跟我客氣什麼?咱們自家親戚,也不用避諱。”說著她揚聲叫丫鬟去請少爺小姐們過來見客。

不多時,廳堂內便多了幾個十來歲的少年人。

仿佛有一束炫目的光照進了廳堂,謝淩雲清楚地看到她的長姐謝萱攥緊了手裏的帕子,臉色也在一瞬間變得慘白。

謝淩雲頓感詫異,難道這三男二女五個少年人中,竟有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麼?為什麼謝萱連呼吸都急促起來,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她又細細看去,仍是不解,這幾個人毫無特殊之處啊。

大概是注意到了她的目光,右邊那個身形瘦高的少年對她微微一笑,眨了眨眼。

謝淩雲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