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九年正月十五, 正是上元觀燈佳節。
其時當今登基已逾十載, 禦宇海內, 四夷賓服, 正是海清河晏的太平盛世。晉江城原本就是富貴風流的一等繁華之地, 十年前定都於此後, 更是物阜豐盛, 乃天下之絕。
當此上元佳節盛會,城中處處張掛著花燈玉盞,一入黃昏齊齊亮將起來, 直照得城中亮如白晝,似錦如花。大街上更是人流如織,摩肩接踵, 便是平日裏門戶再森嚴的高門, 今日也允了家中女眷孩童出行,結伴賞燈。
路兩邊的小攤販賺得可謂是盆滿缽滿, 不少素日裏從未見過的富貴人家都逗留在攤子前, 或買些新奇玩意, 或嚐些有趣吃食。
此時那街邊一家不起眼的茶棚裏, 老板正張羅著夥計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餛飩端上桌。這茶棚在晉江城中開了也有二十餘年了, 雖說外表不顯, 但凡是城裏土生土長的百姓都知道,這家的餛飩乃是一絕。想當初神貓還未被天上的神仙召走時,素日在城裏玩樂, 就愛在這間茶棚裏吃上一碗餛飩。
因有些好事之人便問道:“老板, 當日那神貓果然通人性?”
“何止是通人性,”老板笑道,“神貓不是人間的凡物,那是天上來的神仙呢。”
眾人聽了不由都笑:“連神仙都愛吃你這餛飩,可見味美。”
當中一桌上,三個圍坐在一處的小小孩童聽到神貓二字,都忍不住停下手中的筷箸,跟著凝神細聽。其中一個十歲模樣的小女孩扁了扁嘴:“二伯可說過,那神貓還喜歡吃曹婆婆肉餅鋪家的肉餅,阿慎,待會我們也去嚐嚐吧。”
被喚作阿慎的小男孩露出一臉為難的神色:“眼看天色不早了,咱們還是早些回宮罷。”
原來這小男孩正是當今聖上的獨子蕭慎,上元節魚龍白服出宮遊玩,小女孩則是江國公主蕭憶。另有一個比二人還要小上許多的男孩兒,不過五六歲的樣子,蕭慎卻喚他作姑爺爺,正是大長公主的兒子陳執。
三人在茶棚裏飽餐了一頓,蕭憶和陳執都不願意打道回府。蕭慎素來是個極穩重的孩子,隻是一個是長輩,一個是姐姐,都是愛鬧愛玩的性子,隻好命暗衛都跟緊點,由著蕭憶和陳執在滿大街的花燈人叢裏跑前跑後。
笑鬧了一番,兩個小家夥都出了一頭一臉的汗,蕭憶拍拍手:“咱們去看看二伯和曾姑爺爺以前的舊宅子吧。”
“好啊好啊好。”陳執連連附和。
這舊宅子說的是同福巷裏,當年聖上和安平侯陳還星住過的宅院。宅院不過小小兩處,恰挨在一起,自聖上登基後便將那裏封存起來,命人好生打掃看顧。幾個小家夥在宮裏都聽長輩說起過以前的舊事,最讓他們神往的,便是那曾住在同福巷裏的神貓。
可惜神貓十年前就被天上的神仙給召走了,宮中如今養了不少的貓,一多半都是小白和桂花糕的子孫,雖然聰慧,蕭慎卻覺得不足。
是以聽蕭憶如此提議,正中他下懷。雖然自己是見不著神貓了,去神貓曾經住過的地方看看,想來也很有趣。
如今的同福巷早已成了晉江城最出名的地方,巷子裏家家戶戶都養貓,也不知是不是受神貓的靈氣所感,此處的貓倒都比別處的貓要靈巧聰明些。街麵的西頭專設了養生堂,卻是程家將自家的舊宅舍出來,街坊們各出一分子,專用那養生堂收養流浪貓狗。
三個小家夥一路行去,隻見巷子最前頭的一棵大樹上,趴著兩隻懶洋洋的貓兒。一隻色黃,一隻色黑,黃的那隻生的矯健,黑的那隻倒是肥嘟嘟的。又有三兩隻貓蹲在樹下,或打架,或舔毛,似乎都唯樹上的兩隻貓馬首是瞻。
“這同福巷果然不愧是靈貓巷,”蕭憶不由讚道,“除了咱們宮中,此處的貓兒也與他處不同。”
陳執咬著手指頭想了想:“聽說以前……小白叔叔也在這裏住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