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鐵秀才讀書郎(1 / 2)

這場夏夜雨是青埂村夏季以來的第一場雨,一場暴雨,下了三天的暴雨。

村口秀才家院子裏有一株杏樹,是李婆在春季裏種下的。

也許是那時候李婆忙著照顧杏小姐,沒空照料它,反而導致它不得不紮深根尋活路。總之,這棵杏樹竟然幸運的挺過了這場暴雨。

可惜樹幸人不幸,杏小姐在生下兒子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終究沒能見著連夜回來的秀才。

青埂村就這麼大一個地方,事情少,但是傳得快,暴雨還停多久的時候,秀才家裏的事情已經在村子裏傳開了,隻不過,那些平日喜歡說閑話的婦人們,好一些日子到村口井邊洗衣裳時都跟啞巴似的,都隻是安安分分的各洗各家的衣裳,半句秀才家的閑話沒有,也不知是怕沾了晦氣,還是信了鬼神邪說,怕病死的杏小姐半夜到夢裏去尋她們。

但這時間一長,村裏的婦人們又開始耐不住寂寞,好奇心發作,開始想著法子在李婆那旁敲側擊,想從李婆口中問出事情的詳細經過,漸漸的,秀才家的事情被傳得有板有眼,明明白白。

秀才也是個癡情兒,杏小姐病死後,足足在屋裏沒吃沒喝的守了那杏小姐三天。

秀才守了三天後,便去請來老村長幫忙葬了杏小姐,卻是沒有依照杏小姐交代李婆時說的那樣做,秀才沒有將杏小姐葬在院子裏的杏樹旁,而是葬在青埂山上的那片杏樹林裏。

按村裏人的猜測,在村裏人眼中從所謂的城裏來的秀才,在辦完杏小姐的喪事後,十有八九會帶著兒子離開青埂山,回去所謂的城裏。

不料,秀才不但沒有離開,反而還在村口開了家鐵匠鋪,做起了鐵器生意,不得不說,這秀才造出來的鐵器精細的很,就連城裏的商隊也會收購運回城裏去賣。

秀才拜托郡城裏商隊從城裏買來打鐵用的行當,著手開起鐵匠鋪的時候,倒是讓那些說閑話的人驚了個呆。

一開始,要是說有誰相信村口那個白嫩清俊的秀才能打鐵,那肯定是沒有,按村裏人原先的話說,就是連村口的傻子都不信。

說起傻子,這傻子卻是比以前更傻了,那場暴雨後,傻子隔三差五的就進村裏到處嚷嚷,說是那天夜裏他看見仙人了。

傻子的舉動倒是為了村裏人添了些茶餘飯後的笑料,不過卻是誰也沒去搭理他,傻子也是倔,見村裏人不信,進村嚷嚷的次數越來越多,鬧得村民不勝其煩。

更離譜的是,有一次進村嚷嚷的傻子路過老村長家,碰巧遇到從老村長家裏做客出來的秀才,竟然立馬對著秀才跪下,一直磕頭,嘴裏還嚷嚷著仙人仙人的。

直至有一天,整天逍遙過日的鐵二哥說他那天夜裏也看見了仙人,村民們這相信了傻子說的話。

說來也怪,這傻子一看村民信了自己的話,也就不再跑來村裏嚷嚷了,不過看見秀才的時候卻還是口喊仙人,下跪磕頭。

這傻子的奇異舉動引得村裏議論紛紛,也不知是受不了鐵二嫂成天在院子裏跟外人議論,還是其它什麼原因,素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鐵二哥,這次竟然特例開口解釋了一番。

“那傻子看見秀才磕頭的原因必是認錯了,村裏隻有人家秀才穿長袍,而那天夜裏的仙人穿的是長袍,我想傻子就是這樣才將秀才誤以為仙人的,那晚仙人從天邊飛到村口上麵,才過了一眨眼功夫,那仙人就不見了,根本看不清模樣,要秀才要是真是仙人的話,動動手指就治好杏小姐的病了吧,杏小姐還至於病死嗎……“

經鐵二哥這麼一分析,大家夥覺著也對,雖說平日裏村裏人除了跟秀才買些鐵器外,也少人跟秀才有來往,不了解秀才,但是仙人總不可能需要打鐵謀生吧?

時間一久,村裏人對於傻子見著秀才就下跪磕頭的事情也就慢慢見怪不怪了。再者,按鐵二哥的說法,人家是秀才,是有功名在身的,我們都得喊一聲大人,這傻子磕頭也是合乎禮節的,不存在受了傻子的下跪折壽這種說法。

……

春去秋來,轉眼過去了八年。

秀才家那棵杏樹已經生長至樹蔭能夠覆蓋滿整個院子了。

杏樹裏麵藏著許多蟬,知了知了的聲音不斷從裏麵傳出來。院子裏,李婆正在洗菜,對蟬鳴充耳不聞,一臉笑意的看著杏樹下的父子兩人。

樹下,秀才坐在一張石凳上,手裏拿著一本書,臉無表情地問道:“你已認字習文兩年有餘,三個月前為父出去前交代過你要認真細讀的這本《花說》,你看得如何了?是否已經記下?可還需時日習讀?“

被問的孩童,兩隻小手交叉負於身後,低眉答道:“回父親話,我已經全然記下,爛熟於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