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氣怪得很,茂林修竹的青青江南下了鵝毛大雪,可千裏之外的北國之都卻是一派晴空萬裏。毒辣的陽光在這數九寒冬顯得很不合時宜,普照之下一座端靜的宮殿矗立在紅牆之中。
“聽說皇上在外幾日遇到了……玉妃?”太後吹了吹茶麵的熱氣,不動聲色的問道。
這幾日在皇宮之內傳得最盛的便是皇帝迎玉妃娘娘回宮了。據說玉妃死後托生在了一個和她模樣很像的姑娘身上,並托夢給了皇帝,於是皇帝連夜啟程趕去見她。怎知玉妃的靈魂和新的肉身不合,日日咳血,皇帝心切招了眾太醫為她診視,不日便會回宮了。宮中各種驚訝,各種猜測,各種看好戲的人都有,可當皇帝回宮之後卻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個人出現,於是又是一番喋喋不休。太後自然也有些耳聞,於是招了李太醫。李太醫稱並未見到玉妃娘娘,而是皇帝風寒夜露,身體不適。雖然李太醫口風緊得很,可太後以為無風不起浪,定是皇帝叫他如此回複,於是打算試探皇帝一番。
皇帝臉上露出了招牌笑容,喝了口茶,說道:“母後難道忘記了麼,朕的玉已經死了……”他的眼中有些什麼一閃而過,垂下眼睫頓了頓,“再也回不來了……"
太後定定地看著他,卻沒有捕捉到他細微的變化,眉頭一挑,問道:“那麼,皇上為何連夜出宮去了江南?連母後都沒有通曉一聲?”
皇帝放下茶杯,恭敬的鞠了一躬:“所以兒臣一回宮便來向母後說明。因當時事關重大,所以未來得及向母後請辭。那夜,兒臣接到了萬九台的一封書信。”
“萬九台?”太後雙眉一皺。
“不錯!他在書信中寫道,蘭月皇姐還活著,請兒臣速去江南。”
太後的臉一下子變成了綠色,蘭月可是她親自賜藥毒死的,怎麼會又活了過來?!她一時心驚,直直的看著皇帝愣了神。
“嗬嗬,母後不必擔心!兒臣已經去驗證過了,萬九台他,不過是找了個和皇姐很像的人,並不是皇姐本人。”
太後稍稍鬆了口氣,於是又端了架子,問道:“可萬九台為何要如此大動幹戈?”
皇帝嘴角一翹,眼中明亮:“他是想要朕的一座城,可惜他的算盤要落空了。”
皇帝說得滴水不漏,也的確未見到方曉玉的人,太後稍稍安心了。不過想到萬九台那張永遠春風得意的臉,又未免擔心起來:“萬九台一向詭計多端,皇上一定要多加小心,以後這樣冒失的事,還是不要去做為好,若是他借機對皇上下手可如何是好?!”
“母後放心,兒臣再也不會上他的當了。”皇帝放下茶杯,心中有些落寞。曉玉永遠不會回來了,那麼,還有什麼能讓他放下一切,毫不顧忌的衝過去呢?
“說到此,母後倒想起一件事來。皇上不在的這幾日,母後把秀女們又過了一遍,果然不再有漏網之魚,都是名門之後,大家閨秀。皇上也不能太偏愛常妃一人,雨露均粘才能讓皇家的血脈得以延續。”
“母後說的是,兒臣一定盡力。”皇帝微微頷首。這態度讓太後倍感意外,也甚為驚喜。果然那蠱惑君心的妖女一除,皇帝便又成了她那乖巧懂事的孩兒。太後露出一絲笑意:“皇帝你一路勞頓,先回宮歇息吧。”
皇帝從慈寧宮出來,臉上的招牌笑容就轉成了陰雲。林翊跟了皇帝多年,知道他是在擔心萬九台那樁事。果然,一進禦書房,皇帝就擬了封信,讓他連夜送去萬九台處。
當萬九台收到這封信的時候,春風得意的臉上驟起了陰霾。
“夕聞烏爾維羅太子殿下樂善好施,朕不以為然,今收到太子殿下贈予玉妃丹藥兩枚。玉妃服藥後已大好,正如殿下所說恢複了往日的活力,朕倍感欣喜。如太子殿下這般積德行善之人,必定福壽雙休。另,太子殿下既已將蘭月皇姐醫治如常,當歸還當日為皇姐陪葬暫借給太子殿下掌管的宗海一百四十八家商鋪的掌權。然念太子殿下繁務纏身,朕已命人代勞。朕與殿下本是一家人,此等小事太子殿下不必言謝。代問皇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