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論道陰陽(2 / 2)

“此天道標杆,信天道如是,豈非我!”血海冥河,惻惻之音傳來,周身血氣翻滾,好似心神惑亂。

“非天道所定,本源本來有之,如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不知其名:‘強自曰:‘道’”鴻鈞在一旁解析道。

“若水,天下至柔,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換位思考亦是如是。

“萬法諸般,相像虛實,若唯一乃心,萬劫不滅者,當有萬劫不滅之心。”這是長生之道,至少對於眼前的長視久生之輩。

“花開見我,我見菩提!”一聲輕喝,準提道人身化菩提,本有十萬六千丈的菩提樹,拔高處直達十萬七千九百九十九丈。

“盤古真身十萬八千丈,成聖之際脊柱已然十萬八千丈,頂天立地,準提道友一念成聖,還是差了些根基。”後載看著準提又看了看老子,真是想不到,再坐的三千人,臨腳一門的也就是這兩位了。

“懇請前輩解惑!”接引看著自家兄弟成聖在即,卻被卡住了最後一線,連忙朝著後載拜倒。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貧道已然僭越,在不知進退豈不欺心。”後載言罷看向鴻鈞。

眾人拋開羨嫉,心頭火熱,成聖之法,這最後一步到底如何走法!

“望老師慈悲,刺下突破之法!”

“積蓄不足,還不退下!”鴻鈞一聲喝叫,準提身形變化倒退了九丈,反而神采奕奕的端坐於地。

“爾等所求,也是貪求,貧道與羅睺自混沌中來,羅睺曆兩次滅世大劫,貧道也曆經一次,便是盤古開天,盤古乃上一屆滅世大劫之主,一身積蓄一劫法力,一劫打磨的真身,那是在混沌之中,曆練的混沌之氣,不想最後還是身死道消,雖有他因,也是積蓄不足之故,爾等當戒驕戒躁,能守清靜!”鴻鈞說完,看這種人失望的模樣,便講起了大道。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可惜眾人能清靜恒守者不多,不過這其中不包括浮空島的長生望舒,也不包括太上接引兩人。

“諸位清靜於焦躁,一體兩麵,常道正反之詞,便是此出,然陰處必是光明佐證。故此貧道有一言,權且一聽:‘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太上在前,聽得此言,心神大動,鴻鈞一看,從懷中拋出太極圖。老子接住,開口便道:“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栻,為天下栻,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

“兩儀遵道恒長!”老子最後一言說罷,神光內斂,好似平凡老叟,已有聖人之智,差的還是這天道內外證道。老子忍住突破,轉而積蓄,這天道之內,能勝老子的不出一手之數。一手指數多有平局收場,或者借混沌靈寶之輩。

“好一個一心為道,兩儀為用,太上可為道友,諸位還需勤勉奮力!”鴻鈞說完,心中感慨,本想借助盤古後裔之力執掌天道,不想今日太上成道,日後隻欠下一份因果罷了。

“陰陽解萬法,這等智慧,無愧聖人;如此貧道修行的土行大道,終究比不上了。”一個敦厚道人,百轉千思,終究一歎,實在比不上太上。

“陽解戍土,陰解巳土,然土分萬化,能入水土,是它解汝,還是汝來解它!”鴻鈞一言說罷不複言語,那敦厚道人好似有所明悟。

“陰陽解萬法,土解萬法!土解萬法,我解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