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卷 情劫 ] 第十六節 快板評書單雄信(1 / 2)

「民間流傳過一個段子,說的就是他。

寧做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鍋湯。

可憐雄信拋頭顱,無情最是徐老道。

瓦崗眾友實無義,見死不救非好漢。」

陌離笑笑,而後道「單雄信一生為人,義字當頭,仗義疏財,不畏權勢,不懼強敵,為人寧折不彎。有英雄氣魄與胸襟,但太執念。」

「義字當頭。在洛陽禦花園中,李世民連人帶馬被卡在了樹杈之中,單雄信舉金釘棗陽槊要砸被徐茂公攔住,最後單雄信實在沒有辦法,割袍斷義也是無奈之舉!前者徐茂公就背著單雄信到洛陽遊說秦瓊,程咬金。但單雄信始終也沒對徐茂公下手,可見單雄信是個講義氣,重感情的漢子。」

「仗義疏財。這可不是朋友有事了,花點小錢敷衍了事,麵子上過的去就行了,而是全心全意,盡自己的一切能力。秦瓊當時任山東一個捕快,去山西潞州辦事後得了重病,後被單雄信知道,秦瓊在八裏二賢莊養病八個月,其間的精心照顧自不必說,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蹬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結下莫逆之交。秦瓊在回山東的路上誤傷人命,又是單雄信不惜重金疏通官司府,最後鬧了個發配北平府,保住了秦瓊一命。這還不算,單雄信怕秦瓊到北平府後遭罪受刑,當時發配人到達後要受二百殺威棒之刑,據說沒人能活著接下。單雄信又修書給當時在羅藝手下的四品旗排長張公錦多加照顧,其中又不知花了多少金銀。秦瓊在北平期間,單雄信又赴山東照顧秦瓊的老母,妻兒,重修房舍,其規模自不必說,又以重金相贈,使秦瓊的家眷不至受苦。這些可不是一句“夠意思”那麼輕鬆簡單。單雄信,不重金錢重朋友,這份情義,從古到今又有幾人能做到。」

「不懼強敵,為人寧折不彎。當年李元霸威鎮四平山,錘砸十八國,無人能敵。李元霸為報秦瓊之恩,唯見黃旗不砸,瓦崗眾將每人在馬前插一小黃旗,以保性命,當時隻有單雄信,三公子裴元慶寧死不插黃旗。後來李世民攻打洛陽,單雄信至死不降。」

「那你所說的執念太重是什麼?」落俠衣道。

「當年楂樹崗李世民失手誤殺了單雄信的哥哥,而單雄信就以此為仇恨的根源,當怨恨一點點積累的時候,恰好李世民平定天下開始招降,而這時,單雄信的怨氣衝天而起。」

「所以說,他哥哥的死,就是他的執念?」落俠衣道。

陌離點點頭「這是一個原因,也是最終的原因。單雄信最重情義,親哥哥之死,有怎麼會在他的心裏麵輕描淡寫如過眼雲煙,而李世民對此事也太過於簡單化了。以至於在最後招安時,單雄信直至跳崖也不願意受降。」

「說到單雄信,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對於他的那些瓦崗的兄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這個,還有個快板評書段子。」陌離喝了口茶水,娓娓道來。

「我一見羅成氣炸膽,罵一聲羅成短命男。

曾不記你病在洛陽小縣,命人役搬你在二賢莊前。

我夫妻為你病世情破麵,他說我為朋友惜愛銀錢。

俺單通聽一言莫可怠慢,在大街請來了金石醫倌。

你嫂嫂每日裏病房來看,早煎藥晚煎湯不用丫鬟。

你嫂嫂那些好一切莫算,你有個門侄女名叫金蓮。

她雖然年紀小倒也靈便,叫一聲羅叔叔細聽兒言。

山門人誰沒有七災八難,無七災和八難賽過神仙。

小奴才你病好良心大變,你不該回燕山祭奠祖先。

臨行時你對我盟下誓願,若投唐短陽壽二十單三。

到如今你還敢把我來見,難為你披人皮流落世間。

我一見七弟跪在樁前,不由我單雄信一陣心酸。

程七弟你莫跪快起站,近前來兄有話細對你言。

唐營裏眾國公被兄罵遍,細思想咱兄弟無仇無冤。

念結拜兄囑托大事一件,程七弟耐著煩細聽心間。

一霎時大炮響人頭兩斷,將屍首裝在了棺匣內邊。

你嫂嫂她必然殺場祭奠,你勸她婦道人莫發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