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像在說故事?”
若星琴音一轉,音低了幾階,隻見若月又開口。
“君為富貴子弟,我為悲涼啞女。二十隻為君而等,可君,已忘妾身……我舞躍於台上,君座下為賓客,一曲完盡,君笑而留銀兩。”
“君為國而兵,妾入營隨軍,啞女隻做洗飯婆。無奈軍中汙泥染妾身,啞中淚哭盡,笑事傳君耳,君怒而遠妾。”
“啊……時光飛逝,啞女依舊為啞女,君為大將軍。一箭為君擋,君諾萬兩的銀產,不若奈何橋上的許諾……”
“白發啞女坐墓前,摘折樹枝修花葉,墓中原是叛國的將軍。人笑啞女心癡狂,她論心已許給他,默守將軍墓至目闔。”
“奈何橋前,誰徘徊?啞女隻見將軍攜手一女,兩人共諾飲黃酒。啞女泣,縱身跳,忘川河幻化沫。”
“徒留三生石觀望紅塵……”一首曲子結束,不少人驚訝竟已至結局。
若月說的這個故事當然是自己編的,采用宋代說唱的方式,唱完整個故事。內容是一男一女約定好輪回後,由喝下啞酒的女子去尋男子,並且讓他們下輩子也在一起。啞酒和忘情水為一組的情人,前者可以擁有少數前世的記憶,但是投胎成啞巴而且命運多舛,後者將會有不一樣的身世,但忘卻一切前生愛恨。
這賭的是命。一貧一富,一啞一健,往往落得前者多情後者無情。
男女喝下後,男生果真成為富家子弟,女生成為啞巴舞娘。而第一次見麵是女生在台上表演時,男子欣賞女子,卻不過留了錢打賞她。
第二次,男子入兵,女子也隨著去打雜,隻可惜,女子的姿色被覬覦,被軍中的兵官給侮辱了。
可男子隻覺得女子和違反軍規的人很髒,於是遠離他們。
不久,男子成了大將軍,啞巴女依舊是啞巴女。在一場暗殺中,啞巴女擋下了致命的一箭。
於是啞巴女從此得到男子的後賞,數不盡的家產,卻不及當初所允諾的心。
而到了幾十年過去,一個白發蒼蒼的啞巴婦人整理著一個墓碑,隻簡單寫著男子的名字。
原來啊,男子後被誣陷成背叛國家的人,於是死了不過丟入亂葬崗,而唯有女子為其埋葬,為其祭祀。
人們笑她從二十等到八十是傻子,她卻比著,因為心已許給他了。
於是那夜,她在他墓前而死。
一到那熟悉的環境,卻見男子牽著另外女子的手,做著他們之前做過的承諾,前生今世皆為空的女子,悲傷之下便縱身一跳,願讓自己永世不去想這無奈的紅塵世俗。
眾人內心一陣酸,這故事搭配著曲調,還有若月那似真似假的神態,仿佛她就是觀盡人生百態的人,一曲讓人心碎。
甚至有不少女子為了這樣的故事而掉淚。
男子雖覺得兒女情長不足以道,但是若月的故事卻也十分動人悲慘,讓人心生憐憫。
而且其表演方式特別,沒有人嚐試過用唱的說故事,這樣的方法不隻內容,連音樂都是一種享受,在場的人在享受過那結局後的一陣寂靜哀傷後,也忍不住為其大聲喝采。
“才子才女!好故事!”
“好聽!不管內容或音樂都好聽!”
場內的掌聲不比剛才差,若雲得到的掌聲若是愛幕,若月得到的掌聲便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