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銀瓶乍破水漿迸(2 / 3)

況且現在國家跟國家之間正在打仗著,誠屬於非常時期,她這身上還有些幹餅能吃就得偷笑了,實在是無法要求太多。

其實,她年幼時生活還是好過的,父母晚來得子,很是疼惜她。雖不是富貴人家,但至少一家和樂安康。隻不過這樣的好日子卻沒有維持太久,到了她十三歲那年,國家開始動亂了,鎮上又鬧了鼠疫,能治病的大夫老早都被抓去從軍了,剩下幾個人身體分明還健康的,卻因為上頭怕事怕麻煩,整個小鎮裏八百多口人家的性命就這樣被縣衙封了起來,拿火大把大把地燒,她隻記得那個時候大家都在哭喊尖叫,她那時身子還矮小,跟其他幾個孩子一樣,勉強還能鑽過狗洞。她還那麼小,想當然是被嚇得一臉茫然,隻會發楞,做爹娘的見狀也隻得用力推著她,把一片小白花瓣塞進她手裏後,是嘶吼著要她趕緊往北邊跑,跑去最北境的石岩城找到這朵花的主子,遇到人也不準說從哪裏來的,就這樣一直跑一直跑著,永遠都別再回來。

如今三年過去了,她十六歲了,這其中究竟是怎麼熬過來的她都覺得挺不可思議的,這三年來她有大半時間都是在躲著的,有次因為被發現了女兒身,是差點被人口販子給拐騙,也幸虧她夠機警,一看矛頭不對,是立即落跑。不過說也奇怪,她明明是沒學過功夫的,可當她一奪下那壞人長劍時,身子是迅速反應過來,仿佛反射動作似的,使她精準無比地攻向那人要害,成功竄逃求生。

喔,對了,她其實是有名字的,叫顧敏敏,但她不喜歡那名字,隻覺得有夠軟綿,太女孩子家,她一直覺得自己有另外一個名字,沒什麼特別原因,她就是這樣覺得的。可無奈愣是怎麼死命地回想,卻是怎樣也想不起來。

她一路往北顛沛流離地走了整整三年,這才總算來到這未國國境最北的石岩城,而離這不遠處的,便是當年威震四國的第一大關霞海關了。可如今央國已是沒了,自十多年前霞海關被未國大軍攻破後,央國本就搖搖欲墜的聲勢即一路慘衰,隨著帝後上吊自盡,公主充擄後宮、皇子成年的處以極刑、年幼的流放,整個京城大都被鮮血染紅了之後,是徹徹底底宣告了滅國。

當然,這結果若擱在未國角度來看,自然是喜不自勝,已是大笑高唱著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詞了,可這太高調的行徑鬧久了總歸還是惹起了民怨,畢竟人家央國人跟你未國人既不熟又結怨的,憑什麼你跑來把我們家打爆了還要我們乖乖不反抗供你當老大膜拜呢?天底下豈有這種荒謬之事。

而一剛開始,一場民間起義還不足以讓未國警惕,反正你小老百姓敢造反,我就狠狠把你打回去,諒你也隻剩那點濫竽充數的,是連最基本的高壓懷柔伎倆也懶得施行。

可緊接著,隨著一場起義成功,星星之火燎原,駐留在央國境域的未國兵漸漸地竟是招架不下去了,開始接連敗退,從得意洋洋的包夾者逆轉成為如落水狗般被包夾的份。而人遠在南方帝都、本是優雅品茗的未國皇帝一瞧這快馬來的捷報,是被嗆得猛然把茶水噴了出來。他死揉著眼睛,還以為自己眼花了,怎料這臉湊近些再仔細看了一遍後,一隻手抖啊抖的,是一個不小心又打翻了瓷茶盞。未國皇帝是越想越覺得不對勁,隻道這分明都是些老弱殘兵的,怎麼突然間就有本事反擊了呢?而這樣的疑惑,直到常年駐守未國西側的守城悄悄拍了拍皇帝肩膀,示意要主子偶爾來關心一下他時,這才總算得出了答案。

未國皇帝一個明白後是立即跺腳大罵:原來是西邊老不吭聲的悶騷鬼長國如此重口味地勾搭上老弱殘兵了,正暗地裏搞連橫幫他們撐腰呢!

未國皇帝被這真相一激,眼前一黑,滿腔熱血往腦門衝去,是也沒多想便正式與長國叫板宣戰,連意思意思談也懶得談,講簡單點仍舊是先打了再說。敵方一確定了,兩國即瞬間鬥得昏天暗地沒個盡頭,無奈未國先前攻打央國時即勞民傷財了不少,國力尚未恢複,又等不及遠在南方帝都的援軍,是也哪有什麼餘力跟平常都在裝孫子扮乖、養精蓄銳多年的長國鬥呢,於是這未國軍隊也隻能一路退退退,退守到了最後防線霞海關,霞海關北靠皓白山,東臨青龍江,此時青龍江正逢大潮漲勢,水一下就漫淹了上來,馬匹糧草皆浸不得水,逼得長國聯軍隻得暫時收兵止步,等過幾日潮水退了,再來思考下一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