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邊一陣號角聲響起。小公主和楊昱各自上馬,來到起點處。
偌大的校場裏,此時擺著一行行高低不等的障礙。障礙物間,還插有紅藍兩色小旗,紅旗下放著鋼盔,弓劍等隨手找來的標誌物。
小公主得意的把馬鞭甩了一個哨響,“哼,這一次,我贏定你了。”
楊昱笑笑,不說話。
旁邊有蒙古人高舉著銅鑼,說了一句蒙古語,楊昱聽不懂,正猜測著。銅鑼“當”的一響。小公主駕著白馬如離弦之箭一般,飛馳而出。
楊昱啞然失笑,這算不算作弊?
腿下一緊,黑馬也不甘視弱的衝了出去。
沒跑幾步,便是一個及膝高的木欄。楊昱一提韁繩,黑馬嘶鳴,抬蹄躍過。馬的確是好馬,不過再好的馬,也需要跟主人有一定的溝通才能完成複雜困難的動作。但是楊昱顯然沒有時間跟馬兒好好拉攏關係。所以他隻能足尖踩蹬,身體前伏,暗用輕功心法,讓自己的身體變輕,不至成為黑馬的累贅,從而使馬兒的本能發揮到最高。
前方的小公主如魚得水般輕巧的躍過了第二道柵欄。這時楊昱聽得耳邊,又是“當”的一響。按照規則,銅鑼的每次敲響,比賽者都要跑到紅旗下,撿起標誌物,再送到藍旗旁。這一拾一丟間,增加了許多的難度。參賽者往往都在這裏,拉下距離。
楊昱目前四掃,看到左前方幾步外插了一支紅旗。他拔馬而去。剛準備俯身,卻見本應跑在前麵的小公主竟然回轉馬頭,比他快了一步,右腳離鐙,身子成弧形掛在左側,輕鬆鬆撿起紅旗下的帽盔。回轉身時,朝楊昱得意的一笑,向著右側的藍旗處馳去。
楊昱行差一著,隻好偏離賽道,奔向遠一點的旗幟。小公主是聰明的,她知道怎樣才能打亂對手的步伐。但楊昱也不笨,先前略微輕敵的心思在第一招中徹底的收回。他想,這一場,無論如何,我不能輸。
一黑一白兩匹健馬在校場上疾馳而行,馬蹄踏地的聲音,激蕩的每個人的心裏,如敲響的戰鼓般,令人熱血沸騰。
校場裏好聲四起。先是蒙古一邊用本族的語言大聲為小公主加油。大宋那一邊本來還矜持著的人們,也開始扯著嗓子為楊昱鼓勁。
小公主輕盈的在馬背上左右騰翻,粉紅色的衣衫淩空飛舞,如同一個馬上精靈,美妙絕倫。每做出一個動作,都好似舞蹈一般,讓那些看慣了馬背上刀光劍影的眼睛們,如同被滴入了一泓清泉,賞心悅目。
許多本應為楊昱加油的大宋青年們,漸漸轉了陣營,開始為小公主叫好。
楊昱那一邊的動作雖談不上優美,但也逐漸熟練了起來。他把輕功接合在騎術上,也越來越得心應手,拉近了與小公主的距離。
場邊的銅鑼再次“當”的一聲響起。楊昱急拔馬頭再次向左邊衝去,紅藍旗的位置,他早已記在心裏。前方不遠處的小公主回頭看楊昱去搶旗,也一提馬頭回轉過來。
若論馬上的真功夫,楊昱遠遠不及小公主,所以離鐙,俯身,搶旗的速度總是沒有小公主快。快到紅旗前的小公主再次得意的朝楊昱一笑,右腳起,身子燕子般吊在馬上。準備俯首搶旗。正得意著,卻見楊昱根本沒有來搶的意思,而是微一拔馬,向她右側的一個紅旗衝去。
楊昱馬速不減,提了一口氣,離鐙,俯身,撈起了紅旗下的一張弓。然後馬不停碲躍過身前的障礙把手中的弓丟在了小公主賽道的藍旗下。
他回頭,也效仿般朝小公主得意的眨眨眼。嗬嗬,還想故計重施麼?你也太笨了點。我楊昱雖然馬上功夫不及你,但是懂得不以已之短碰人之長的道理。我搶不過你,但是可以騙得你跑得遠一點。其實楊昱早早的就把前麵路上的紅藍旗位置記在心裏,而且發現越距終點,紅藍旗的數目越少。鑼聲響起時,他本來也意不在左側的紅旗,但是故意作出向左行的姿態,引得小公主本能的回轉馬跟他搶。自己卻先行一步搶到右側的紅旗,又迅速的占了小公主路上的藍旗位。讓小公主隻能去一個遠一點的藍旗處。這樣一來一返,小公主就落後於楊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