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異姓郡主(1 / 2)

秋高氣爽。金色的麥田,黃燦燦,一浪又一浪,漾滿山穀和平原。

麥間是星星點點勞作的人民,背負夕陽,麵朝黃土。粗糙的手,在質樸的大地上打磨切割。蒸騰的汗水滑過古銅色的臉頰,滴在幹渴的土壤裏,被瞬間吸食。偶而有偷吃的雀鳥飛過,低低的掠起一片撲騰騰的翼響。有老漢們打著梢子,唱起了山歌,這邊起,那邊合。

一隊挑著食盒的女人們,扭著健碩的腰枝,走在細細長長的田梗上,嘴裏吆喝著。田間的漢子們便終於直起腰。抹一抹混著汗水和塵土的臉,迎著陽光,走向各家女人。喝一碗水,拿一個饃饃。蹲在田梗上,享受著片刻的輕鬆。

然後,寧靜的鄉路上,遠遠的傳來一陣馬碲聲。細細碎碎,不緊不慢。田梗上的人們都手打涼棚,抻脖遙望。似乎想給他們平凡枯燥的一天,找一點新鮮話柄。

有眼神好的,先叫起來,“是一隊官兵哎,後麵還有一馬車。嘖,好大的馬車。”

有老漢吸著煙鬥,說,“不稀奇。肯定又是哪家的太太小姐上肴山的。”

“不是,前兒也走過一個,沒這麼氣派,就有三兩個家丁抬個轎子。這回不一樣,前後跟著十好幾個當兵的呢。”

老漢磕一磕煙鬥,問,“你看看有旗子沒有?”

那個好事的站了起來,望了望,“旗子?車上邊好像是有一個旗子。”

“旗子上寫的是啥字?”

那人撓撓頭,“三叔,你這話問的。我又不識字,我咋知道是啥字。”

一群人哄笑起來。

馬車的旗子上,用金絲線大大的繡著一個“賢”字。“賢”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也是一個地位的告示。盡管山鄉野夫們並認不得其中的意思,但這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卻足以讓沿路所有的官員鴻儒們望塵而拜。

馬車上雕花的木窗被一隻玲瓏玉手輕輕推開。半張潤玉般的小臉探出來,烏亮的流海半貼著前額,斜斜的搭在眉上。一雙彎如新月的眼睛,含著俏皮的靈動。小巧的鼻頭,微微上揚。甜甜的小嘴半張著,含著新奇的笑意。

俏皮少女倚著窗口左觀右看,然後泄了一口氣,又坐回椅子上,嗲嗲的說,“怎麼還是麥田,我們一路上已經看了大半天的麥田了。什麼時候才能到肴山呀?”

少女的對麵坐著一位眉目如畫,氣質若蘭的素衣美人。正是摽梅之年,年華如芳。淡淡雅雅,隻坐在那裏,便我見猶憐,令人神搖目奪。

美人目中含憐,笑語盈盈的說,“你這丫頭,不讓你來,你偏要跟著。怎麼,才大半天的路,就煩了?”

俏皮少女嘟嘟小嘴,“是我爹強逼著我來的嘛,說什麼要跟姐姐你學學靜心養性。唉,要是這個時候呆在城裏,肯定有更好玩的事情。”

美人拿玉指一點少女的小鼻頭,“我猜信王爺就是怕你在城裏玩出什麼大事來,所以才把你這個小麻煩發配到我這裏,陪著我一起千裏迢迢。”她也很好奇為什麼信王會突然要求昭皙郡主跟隨自己來肴山聽道。獵場中的殺王刺駕,必然要引起朝野的轟然大波。這個時候,所有的王族成員不是都應該深居簡出,加強保安,以徹安全麼?雲瑤是信王唯一的女兒,視若明珠,怎麼會不嚴加保全,反而要派出在外呢?雲瑤跟楊昱救駕的事,她聽八王略略講過,難到這裏麵有什麼變故,致使信王不得不讓女兒遠離京城?

雲瑤癟癟嘴,“總之我爹就是怪怪的。那柴姐姐你呢?為什麼一定要在這個時候離開京城?就不怕路上遇到什麼危險?”

柴淨碗笑笑,“我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去攏翠庵聽道養性,習慣了。再說我是一個異姓郡主,應該不會被刺客看中的。”八賢王趙德芳也曾勸她取消肴山之行,或是晚些再走,但是被她婉轉回絕了。因為肴山上,有一個她不能不見,卻又不可相見的人。每年一次,難以放棄。

雲瑤俏皮的佯怒道,“哼,哪個笨蛋刺客不長眼睛,敢小看我們的柴郡主。柴姐姐的身份,比兩個公主加起來都管用呢。我要是刺客,我準先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