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個幾日......
貴州,距離貴陽上百公裏外的深山。
大山深處的青翠山穀中藏著連片的工廠和建築。
“史維奇,史大忽悠。”樓下傳達室的大爺一陣大喊,“你的電話,有人找。”
史維奇戴著個厚厚的眼鏡片,放下手裏最新的一期《國外計算科學資料彙總》。
他的大腦袋從二樓的窗戶朝外看了眼,長歎一聲,手扶桌麵的玻璃板慢悠悠的站起,兩條瘦腿把椅子向後推的蹭蹭響。
當年為了打‘三戰’,舉國上下抽調人員搞三線建設。數百萬工人,幹部,軍人,知識分子,建起一千一百多個工礦企業和科研院所,
大批人力物力投入到祖國內陸邊疆,意圖避免二戰時蘇聯一開打就幾乎亡國的糟糕局麵,這是一種戰略上的巨大舉措。
隻不過當年太窮,搞‘三線’時生怕被敵人的核彈一鍋端,好多單位是哪裏偏僻哪裏鑽。
等建好之後才發現內陸交通條件差,這麼搞非常的不方便,無論經濟還是社會效益都太低,大量寶貴人力物力空置。
簡單講,躲的太偏連自己人都受不了。
史維奇是從魔都計算所出來的。他從大都市來到貴州的深山,十幾年如一日。
隨著歲月的流轉,年輕時的熱情早已消磨殆盡,工作也沒什麼特別成就,反倒是單調的生活叫人變得麻木。
史維奇待的研究所隻有個編號,對外稱呼是‘江北機械廠’。
廠裏的條件很差,他待的辦公樓還是二十多年前建廠時蓋的,所有建築都隱蔽在一條山穀裏。
‘江北廠’在直線距離上離貴陽也沒多遠,可交通卻極偏。從廠子到最近的小鎮都得騎車半小時,日常生活物資從小鎮上獲取。
能待在小鎮附近算好的。有的高密級的三線軍工廠建在山體內,通風和照明都不行,日子過的更苦。不過最近情況有所改變。
老美打伊拉克了。
但預想中的戰爭泥潭沒有出現。
一月十七號開打,鷹醬胖揍伊拉克一通。
二月二十六號,薩達姆就宣布接受停火。
兔子和毛熊的小板凳才剛剛擺好,對麵的戲就不演了。
這太嚇人了。
現在已經五月初,國內還沒從蒙圈中緩過勁來。
但原本要裁撤的單位不裁了,原本砍掉的經費又回來了。原本散出去找活的科研人員再次受到了征召。
但......,史維奇這兒卻沒啥動靜。
他們廠給貴航配套搞教練機,但不是重點項目。全廠上下等米下鍋呢,結果好像米還是不夠。
大夥都覺著自己是不是被部委給忘記了?
下樓路過計算機室,史維奇還瞄了眼裏頭的幾台老古董。
其中有從蘇聯進口的大型機,性能已經嚴重落伍,連國產的都不如,可還在用呢。他打報告想買幾台486,卻泥牛入海。
離開布滿爬山虎的辦公樓,到了傳達室,話筒擱桌上呢。
史維奇抓起來喂了一聲,來電是他早年的同學。對方開口就問了句:“老史,想不想挪個窩?”
“啥意思?”史維奇扶了扶自己鍋底般厚的眼鏡,“你也知道我這的條件,要說不想挪是假的。你嫂子天天罵我呢,可我能去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