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藤田起來,翻譯和司機已經在等他。現在這年月,外國專家和友人的名頭還是挺唬人的。特別是藤田剛剛出了大風頭,成了‘可爭取的對象’。
隻是除了翻譯和司機,在天陽工作的日籍職員得知藤田到來,也有不少人自發跑來請求會麵,想與他交換意見。
日本人有結社的習慣,從學校開始就喜歡搞點小社團。若是不加入某個社團,個人簡直就沒法社交沒法活。他們還喜歡找同好,‘亞洲會’就是這麼個小組織。
雖然‘亞洲會’被解散了,但藤田這個精神頭領.....
“精神頭領?”
在招待所吃早餐的時候,五六個日籍職員跟藤田圍坐,非常恭敬的向他表示讚賞,並稱他為了‘精神頭領’。
這個頭銜把藤田弄懵了。
“藤田閣下,您可是‘日籍在聖光就業者聯合會’的會長啊,又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說,確實有資格擔任我們的頭領。”
一名日籍職員發言,其他人紛紛點頭。
藤田氣的肝疼——我是昭和誌士,是大日本的忠臣,我根本不想當什麼頭領。那個什麼會長完全是東芝硬塞給我的。
至於什麼演說,我從頭到尾就隻講了幾句抱怨的話而已。在‘亞洲會’日常團建中,這種言論大家都講,講了幾十年。為什麼你們不去找其他人當頭領?
藤田覺著自己被架在火上烤,如坐針氈。他無法反駁,隻能沉著臉說道:“諸君,我們還是低調一點吧。”
圍坐的日本人紛紛點頭,一個個道歉,表示給藤田君添麻煩了。可藤田一看這幫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誤會了。
算了,藤田已經心累。他又把昨晚的問題問在場的日籍職員——‘聖光’究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得到的答案也各有不同,但這批日籍職員在技術領域工作,都推薦藤田先去看看‘聖光’在天陽改造的幾家工廠。
“藤田君,請你一定要去看看‘聖光’旗下的天陽電池廠。這家工廠的改造過程成為樣板,即將在‘聖光’所有控股的企業內推廣。
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裏,天陽電池廠由一家爛包袱企業躍升至世界一流,在管理,品控,供應鏈方麵都有極大創新。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日籍職員對此都表示同意,強烈建議藤田去看看周青峰搞出來的樣板工廠。他們專門為此請了假,陪‘精神頭領’一起去。
藤田還是更信自己同胞的話,讓翻譯安排車,從市招待所出發前往天陽電池廠。這家廠已經完成了二期擴建,新廠址在市郊。
車子出了市區,城鄉結合部的道路邊還有好些農田。但遠遠就能看到幾棟新建的梁架式大型廠房。
幾名日籍職員對此非常得意,“這是按日本標準建的廠房,內部強製負壓通風,空氣過濾,確保鉛汙染在最低水平。
由於廠房要求高,造價也高,‘聖光’高層一開始不肯建,還是總裁親自拍板花錢從日本采購的技術和設備。”
蓋廠房也是要講科學的,特別是鉛酸電池廠這種汙染很大的工廠,更是對空氣水源都有嚴格的管控要求,要求還不低呢。
若是讓大量鉛進入空氣和地下水,那就等著整個城市都遭災吧。‘聖光’有大把外彙卻又死扣,要讓周青峰肯拿出美元來花,必然是特別超值的項目才行。